Pure Land Site Home mail me! Chinese-English Dictionary sindicaci;ón

Archive for 淨宗祖師

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

淨宗祖師 » 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

淨宗十二祖徹悟大師

印光大師開示 – 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老實念佛 求生淨土

無論在家出家。必須上敬下和。忍人所不能忍。行人所不能行。代人之勞。成人之美。靜坐常思己過。閑談不論人非。行住坐臥。穿衣吃飯。從朝至暮。從暮至朝。一句佛號。不令間斷。或小聲念。或默念。除念佛外。不起別念。若或妄念一起。當下就要教他消滅。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。縱有修持。總覺我工夫很淺。不自矜夸。只管自家。不管人家。只看好樣子。不看壞樣子。看一切人都是菩薩。唯我一人實是凡夫。果能依我所說修行。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。

諸惡莫作  眾善奉行  自淨其意  是諸佛教

南無阿彌陀佛

摘錄自《蓮宗正範》 (繁體) (简体)

師諱聖量,字印光,別號常慚愧僧,陝西郃陽趙氏子。幼隨兄讀儒書,頗以聖學自任,和韓歐闢佛之議;後病困數載,始悟前非,頓革先心。出世緣熟,年二十一,即投終南山南五臺蓮華洞寺出家,禮道純和尚薙染,時清光緒七年辛巳歲也。明年,於陝西興安縣雙溪寺,印海定律師座下受具。師生六月即病目,幾喪明;後雖癒,而目力已損;稍發紅,即不能視物。受具時,以師善書,凡戒期中所有寫法事宜,悉令代作;寫字過多,目發紅如血灌。幸師先於湖北蓮華寺充照客時,於曬經次,得讀殘本龍舒淨土文,而知念佛往生淨土法門,乃即生了生脫死之要道。因此目病,乃悟身為苦本;即於閒時,專念佛號。夜眾睡後,復起坐念佛;即寫字時,亦心不離佛;故雖力疾書寫,仍能勉強支持。及寫事竟,而目亦全癒;由是深解念佛功德不可思議;而自行化他,一以淨土為歸,即造端於斯也。

師修淨土,久而彌篤;聞紅螺山資福寺,為專修淨土道場,遂於二十六歲(光緒十二年丙戍),辭師前往。是年十月入堂念佛,沐徹祖之遺澤,而淨業大進。翌年正月,告暫假朝五臺;畢,仍回資福;歷任上客堂香燈、寮元等職。三載之中,念佛正行而外,研讀大乘經典。由是深入經藏,妙契佛心;徑路修行,理事無礙矣。年三十(十六年庚寅),至北京龍泉寺為行堂。三十一(十七年辛卯),住圓廣寺。越二年(十九年癸巳),普陀山法雨寺化聞和尚,入都請藏,檢閱料理,相助之人;眾以師作事精慎,進之。化老見師道行超卓,及南歸,即請伴行,安單寺之藏經樓。寺眾見師勵志精修,咸深欽佩,而師儼然不自足也。二十三年丁酉夏,寺眾一再堅請講經;辭不獲已,乃為講彌陀便蒙鈔一座。畢,即於珠寶殿側閉關,兩期六載,而學行倍進。出關後由了餘和尚,與真達等,特創為蓮篷供養,與諦閑法師先後居之。未幾,仍迎歸法雨。年四十四(三十年甲辰),因諦老為溫州頭陀寺請藏,又請入都,助理一切;事畢南旋,仍住法雨經樓。師出家三十餘年,終清之世,始終韜晦,不喜與人往來,亦不願人知其名字,以期晝夜彌陀,早證念佛三昧。

然鼓鐘於宮,聲聞於外;德厚流光,終不可掩。民國紀元,師年五十有二;高鶴年居士,乃取師文數篇,刊入上海佛學叢報,署名常慚;人雖不知為誰,而文字般若,已足引發讀者善根。逮民六年(五十七歲),徐蔚如居士,得與其友三書,印行,題曰:印光法師信稿。七年(五十八歲),搜得師文二十餘篇,印於北京,題曰:印光法師文鈔。八年(五十九歲),復搜得師文,再印續編;繼合初續為一。九、十兩年,復有增益,乃先後鉛鑄於商務印書館,木刻於揚州藏經院。十一至十五年間,迭次增廣,復於中華書局印行,題曰:增廣印光法師文鈔。夫文以載道,師之文鈔流通,而師之道化,遂滂浹於海內。如淨土決疑論、宗教不宜混濫論,及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等,皆言言見諦,字字歸宗,上符佛旨,下契生心,發揮禪淨奧妙,抉擇其間難易,實有發前人未發處。徐氏跋云:大法陵夷,於今為極,不圖當世尚有具正知正見如師者;續佛慧命,於是乎在。又云:師之文,蓋無一語無來歷;深入顯出,妙契時機;誠末法中應病良藥。可謂善識法要,竭忱傾仰者矣。故當初徐居士特持書奉母,躬詣普陀,竭誠禮覲,懇求攝受,皈依座下;師猶堅持不許,指徐母子往寧波觀宗寺皈依諦公。民六年,周孟由兄弟,奉庶祖母登山,再四懇求,必請收為弟子;師觀察時機,理難再卻,故為各賜法名。此為師許人皈依之始,而文鈔亦實為之緣起也。師之為文,不獨佛理精邃,即格、致、誠、正、修、齊、治、平,五倫八德等,儒門經世之道,不背乎淨業三福者,亦必發揮盡致。文義典雅,所以紙貴洛陽,人爭請讀。由是而慕師道德,渴望列於門牆之善男信女,日益眾多。或航海梯山,而請求攝受;或鴻來雁往,而乞賜法名。此二十餘年來,皈依師座之人,實不可以數計;即依奉行,喫素念佛,精修淨業,得遂生西之士女,亦難枚舉。然則師之以文字攝化眾生,利益世間,有不可思議者矣。

師之耳提面命,開導學人,本諸經論,流自肺腑;不離因果,不涉虛文。應折伏者,禪宿儒魁,或遭呵斥;即達官顯宦,絕無假借。應攝受者,後生末學,未嘗拒卻;縱農夫僕婦,亦與優容。一種平懷,三根普利;情無適莫,唯理是依。但念時當叔季,世風日下,非提倡因果報應,不足以挽頹風而正人心;人根陋劣,非實行信願念佛,決不能了生死而出輪迴。故不拘貴賤賢愚,男女老幼,凡有請益,必以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因果報應,生死輪迴之實事實理,諄諄啟迪,今人深生憬悟,以立為人處世之根基;進以真為生死,發菩提心,信願念佛,求生西方之坦途要道,教人切實奉行,以作超凡入聖之捷徑。雖深通宗教,從不談玄說妙,必使人人皆知而能行,聞者悉皆當下受益。此即蓮池大師,論辯融老人之言曰:此老可敬處,正在此耳。因師平實無奇,言行合一,所以真修實踐之士,咸樂親近;致使叩關問道者,亦多難勝數。且師以法為重,以道為尊,名聞利養,不介於懷。民十一年(六十二歲),定海縣陶在東知事,會稽道黃涵之道尹,彙師道行,呈請大總統徐,題賜悟徹圓明匾額一方,齎送普陀,香花供養,極盛一時;緇素欣羨,師則若罔聞知。有叩之者,答以虛空樓閣,自無實德,慚愧不已,榮從何來等語。當今競尚浮誇之私,而澹泊如師,實足挽既倒之狂瀾,作中流之砥柱。若道若俗,獲益良多。

師儉以自奉,厚以待人。凡善信男女,供養香敬,悉皆代人廣種福田,用於流通經籍,與救濟飢貧;但權衡輕重,先其所急,而為措施。如民十五年(六十六歲),長安被困,解圍後,即以印文鈔之款,急撥三千圓,託人速匯賑濟。凡聞何方被災告急,必盡力提倡捐助,以期救援。二十四年(七十五歲),陝省大旱,得王幼農居士函告,即取存摺,令人速匯一千圓助急賑。匯後,令德森查帳,摺中所存,僅百餘圓;而報國寺一切需用,全賴維持,亦不介意。二十五年(七十六歲),應上海護國息災法會說法時,聞綏遠災情嚴重,即對眾發表,以當時一千餘人,皈依求戒等香敬,計洋二千九百餘圓,盡數捐去;再自撥原存印書之款一千圓為倡。及回蘇,眾在車站迎接,請師上靈巖一觀近年景象;猶急往報國,取摺飭匯訖,而後伴眾登山。師之導眾救災,己飢己溺之深心,類皆如是。魏梅蓀、王幼農等居士,在南京三汊河,發起創辦法雲寺放生念佛道場,請師參加,並訂定寺規。繼由任心白居士,商請上海馮夢華、王一亭、姚文敷、關絧之、黃涵之等諸大居士,開辦佛教慈幼院;於其間,一一皆仗師之德望,啟人信仰,而得成就。且對慈幼院之教養赤貧子弟,師益極力助成;其中經費,由師勸募,及自捐者,為數頗鉅。即上海市佛教會所辦慈幼院,師亦力為贊勷。至其法施,則自印送安士全書以來,及創辦弘化社。二十餘年,所印各書,不下四五百萬部,佛像亦在百萬餘幀;法化之弘,亦復滂溥中外。綜觀師之一言一行,無非代佛宣化,以期挽救世道人心,俾賢才輩出,福國利民。而其自奉,食唯充飢,不求適口;衣取禦寒,厭棄美麗。有供養珍美衣食,非卻而不受,即轉錫他人;若普通物品,輒令持交庫房,俾大眾共享,決不自用。此雖細行,亦足為末世佛子矜式者也。

師之維護法門,功難思議。其最重要者,若前次歐戰時,政府有移德僑駐普陀之議;師恐有礙大眾清修,特函囑陳錫周居士,轉託要人疏通,其事遂寢。民十一年(六十二歲),江蘇義務教育期成會會長等,呈准省府借寺廟作校舍;定海知事陶在東,函師挽救。師即函請王幼農、魏梅蓀二居士設法,並令妙蓮和尚奔走,遂蒙當局明令保護。十六年(六十七歲),政局初更,寺產毫無保障,幾伏滅教之禍,而普陀首當其衝;由師捨命力爭,始得苟延殘喘。及某君長內政,數提廟產興學之議,竟致舉國緇素,驚惶無措;幸師與諦老在申,得集熱心護法諸居士計議,先疏通某君,次派代表請願,而議未實行。逮某君將退,又頒驅僧奪產條例,期次第剝奪,以達滅教目的;幸條例公布,某即交卸。得趙次隴部長接篆,師特函呈設法,遂無形取銷。繼囑焦易堂居士等,鼎力斡旋,始將條例修正,僧侶得以苟安。二十二、三年(七十三、四歲),安徽阜陽古剎資福寺,唐尉遲敬德造供三佛存焉,全寺為學校占據;山西五臺碧山寺廣濟茅篷,橫遭卮運,兩皆涉訟官廳。當道偏聽一面之辭,二寺幾將廢滅。各得師一函,忽轉視聽;廣濟因此立定真正十方,永遠安心辦道之基礎;資福亦從茲保全,漸次中興。二十四年(七十五歲),全國教育會議,某教廳長,提議全國寺產作教育基金,全國寺廟改為學校。議決,呈請內政部、大學院備案。報端揭載,群為震驚。時由佛教會理事長圓瑛法師,及常務理事大悲、明道諸師,關、黃、屈等諸居士,同至報國叩關請示。師以衛教相勉,及示辦法。返滬開會,公舉代表,入都請願。仗師光照,教難解除。江西廟產,自二十二至二十五(七十六歲)四年之內,發生三次大風波,幾有滅盡無遺之勢。雖由德森歷年呼籲,力竭聲嘶;中國佛教會,亦多次設法;終得師之慈光加被,感動諸大護法,群起營救,一一達到美滿結果,仍保安全。此其犖犖大者。其他小節,於一函或數言之下,消除劫難,解釋禍胎,則隨時隨處,所在有之,不勝枚舉。非師之道德,足以上感龍天,下孚群情,烏能至此。

師之無緣慈悲,化及囹圄,及與異類。民十一、二年,應定海縣陶知事請,物色講師,至監獄宣講,乃推智德法師應聘。師令宣講安士全書等,關於因果報應,淨土法門各要旨,獄囚亦多受感化。及滬上王一亭、沈惺叔等居士,發起江蘇監獄感化會,聘師為名譽會長。講師鄧樸君、戚則周、喬恂如等居士,皆師之皈依弟子。由師示以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,及注重因果,提倡淨土,為講演之要目。而獄官監犯,因之改過遷善,歸心大法,喫素念佛者,亦大有其人。其於異類也。十九年(七十歲)二月,師由申太平,赴蘇報國,鋪蓋衣箱,附來臭蝨極多。孳生之蕃,致關房會客聰口,與外之几上,夏秋之間,均常見臭蝨往來。有弟子念師年老,不堪其擾,屢請入內代為收抬,師皆峻拒不許。且云:此只怪自己無道德。古高僧,不耐臭蝨之擾,乃告之曰:畜生,你來打差,當遷你單。蝨即相率而去。吾今修持不力,無此感應,夫復何言?泰然處之,終不介意。至二十二年(七十三歲),臭蝨忽然絕跡,師亦不對人言。時近端午,德森念及問師。答云:沒有了。森以為師年老眼花,故一再堅請入內檢查,確已淨盡,了無蹤跡,殆亦為師遷單去矣。師在關淨課外,常持大悲咒加持水米,以賜諸醫束手之危病者,輒見奇效。一日報國藏經樓,發現無數白蟻。師在山聞之,賜大悲水令灑之,白蟻亦從此絕跡。此為二十七年夏事也。師之法力神應,類多如此。

師固不喜眷屬,故無出家剃徒;然渴仰親近,迭承訓誨,深沾法益,在家二眾,不可勝數。其出家緇侶,除與諦老法師為最相契之蓮友外,而久承攝受,飽餐法乳,仍承以蓮友相待者,過去,則有了餘和尚;現在,尚有了清和尚,及真達二人。確居學人之列者,已故,則有圓光、康澤、慧近、明道諸師;現在,尚有妙蓮、心淨二和尚,及蓮因、明西二師,與妙真、了然、德森等,暨現在靈巖、報國二寺諸師。此乃專指常久親近,屢蒙教導提攜,沐恩戴德,有逾剃度恩師者。若隨緣請益,通函問道,及讀師之文鈔,與流通各書,而沐法澤者,蓋亦不可勝舉。然則師雖不收徒弟,而中外真正佛子,實多數賴以為師。師又宿誓不作寺廟主。自客居法雨,二十餘年,晦跡精修,絕少他往。自民國七年,印安士全書以來,迭因事至滬,苦乏安居之所。真達於民十一年,翻造太平寺時,為師特闢淨室一間;從此來滬,卓錫太平。而力護法門諸君子,如南京魏梅蓀、西安王幼農、維揚王慧常、江西許止淨、嘉興范古農、滬上馮夢華、施省之、王一亭、聞蘭亭、朱子橋、屈文六、黃涵之、關絅之等諸居士,或因私人問道,或因社會慈善,有所咨詢,亦時蒞太平,向師請益。至各方投函者,更僕難勝數。則太平蘭若,名傳遐邇,亦自師顯。至民十七年(六十八歲),師因厭交通太便,信札太多,人事太繁,急欲覓地歸隱。真達乃與關絅之、沈惺叔、趙雲韶諸大居士商;三居士遂將蘇州報國寺,舉以供養。即由弘傘、明道二人,前往接管;真達以數千圓修茸。故十八年,師離山在滬,校印各書,急欲結束歸隱。時有廣東弟子黃筱偉居士等數人,建築精舍,決欲迎師赴香港;師已允往。真達乃以江浙佛地,信眾尤多,一再堅留。終以法緣所在,遂於十九年(七十歲)二月往蘇,即就報國掩關。先是木瀆靈巖,真達請示於師,立為十方專修淨業道場;一切規約章程,悉秉師志而定。三四年來,以舊堂狹隘,不能容眾,正在設法改建堂寮,從事刷新;適師至蘇,與靈巖咫尺,內外施設,請益多緣。而仰承指導,日就振興。靈巖迄今,推為我國淨土宗第二道場者,豈偶然哉?師在關中,佛課餘暇,圓成普陀、清涼、峨眉、九華各志之修輯;及函復弟子學人問法。今四山志,已早出版流通;函答諸文,亦已有文鈔續編印行,多為師至蘇以後之所賜者。可謂恆順眾生,無有疲厭者矣。逮二十六年(七十七歲)冬,為時局所迫,蘇垣勢不可住;不得已,順妙真等請,移錫靈巖。安居纔三載,孰料智積菩薩顯聖之剎,竟為我師示寂歸真之地耶。

師之示寂也,預知時至。二十九年春,復章緣淨居士書,有云:今已八十,朝不保夕。又云:光將死之人,豈可留此規矩?逮冬十月二十七日,略示微疾。至二十八日午後一時,即命召集在山全體職事,及居士等,至關房會談。告眾曰:靈巖住持,未可久懸。即命妙真任之,眾表贊同。乃詹十一月初九日為升座之期。師云:太遲。改選初四,亦云:遲了。後擇初一,即點首曰:可矣。旋對眾開示本寺沿革,達兩小時餘。後雖精神漸弱,仍與真達等,時商各事,恬適如常,無諸病態。初三晚,仍進稀粥許。食畢,語真達等云:淨土法門,別無奇特,但要懇切至誠,無不蒙佛接引,帶業往生。此後精神逐漸疲憊,體溫降低。初四早一時半,由床上起坐云:念佛見佛,決定生西。言訖,即大聲念佛。二時十五分,索水洗手畢,起立云:蒙阿彌陀佛接引,我要去了!大家要念佛!要發願!要生西方!說竟,即移坐椅上,面西端身正坐。三時許,妙真至,承囑咻云:汝要維持道場,弘揚淨土,不要學大派頭!後不復語,只脣動念佛。延近五時,在大眾念佛聲中,安詳西逝。按數日之間,一切安排,如急促妙真實任住持等,雖不明言所以,確是預知時至之作略。身無一切病苦卮難,心無一切貪戀迷惑,諸根悅豫,正念分明,捨報安詳,如入禪定。觀師之一生自行化他,及臨終瑞相,往生蓮品,當然不在中下。師生於清咸豐十一年辛酉,十二月十二日辰時;寂於民國二十九年庚辰,十一月初四日卯時;世壽八十,僧臘六十。靈巖賴師以中興,而得師示現生西模範,時節因緣,有不可得而思議者矣。翌年辛巳,二月十五佛涅槃日,適師西逝百日之期,舉火荼毗,靈骨堅白異常。舍利纍纍,群弟子,分請供養。成都、無錫多處,均特造舍利塔,以各供一方善信瞻禮。舉國緇素,特組永久紀念會,以期繼志述事。由紀念會,產生建塔委員會,公議,奉靈骨與舍利,即建塔淤靈巖山石鼓之東南。奈因時局關係,今仍未遂所願,尚待時節因緣耳。

贊曰:乘願示現,盛德巍巍!運四無量心,饒益諸有情。其教人一以淨業三福為歸。煌煌文鈔,辭致懇惻;敦重人乘,妙契時機。惟期真實受用,不務高談玄妙。鉗鎚所在,折攝兼施;行化之廣,晚世所希。受教往生淨土者,為數無量。一期垂跡,懿歟盛矣!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

摘錄自《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》印光大師簡述自傳 (繁體) (简体)

光乃犯二絕之苦惱子。二絕者。在家為人子絕嗣。出家為人徒亦絕嗣。此二絕也。言苦惱者。光本生處。諸讀書人。畢生不聞佛名。而只知韓歐程朱闢佛之說。群盲奉為圭臬。光更狂妄過彼百倍。幸十餘歲。厭厭多病。後方知前人所說不足為法。(光未從師。始終由兄教之)先數年。吾兄在長安。不得其便。光緒七年。吾兄在家。光在長安。(家去長安四百二十里)遂於南五臺山出家。先師意光總有蓄積。云出家則可。衣服須自備。只與光一件大衫。一雙鞋。不過住房吃飯不要錢耳。(此地苦寒。燒飯種種皆親任。)後未三月。吾兄來找。必欲回家辭母。再來修行則可。光知其是騙。然義不容不歸。一路所說。通是假話。吾母倒也無可無不可。次日。兄謂光曰。誰教汝出家。汝便可自己出家乎。從今放下。否則定行痛責。光只好騙他。遂在家住八十餘日。不得機會。一日。吾大兄往探親。吾二哥在場中晒穀。須看守。恐遭雞踐。知機會到了。學堂占一觀音課。云高明居祿位。籠鳥得逃生。遂偷其僧衫。(先是吾兄欲改其衫。光謂此萬不可改。彼若派人來。以原物還他則無事。否則恐要涉訟。則受累大小。故得存之。)并二百錢而去。至吾師處。猶恐吾兄再來。不敢住。一宿即去。吾師祗送一圓洋錢。時陝西人尚未見過。錢店不要。首飾店作銀子。換八百文。此光得之於師者。至湖北蓮化寺。討一最苦之行單。(打煤炭。燒四十多人之開水。日夜不斷。水須自挑。煤渣亦須自挑出。以尚未受戒。能令在。已算慈悲了。)次年四月。副寺回去。庫頭有病。和尚見光誠實。令照應庫房。銀錢帳算。和尚自了。光初出家。見楊歧燈盞明千古。寶壽生薑辣萬年之對。並沙彌律言。盜用常住財物之報。心甚凜凜。凡整理糖食。手有粘及氣味者。均不敢用口舌餂食。但以紙揩而已。楊岐燈盞者。楊岐方會禪師。在石霜圓會下作監院。夜間看經。自己另買油。不將常住油私用。寶壽生薑者。洞山自寶禪師。(寶壽乃其別號)在五祖師戒禪師會下作監院。五祖戒有寒病。當用生薑紅糖熬膏。以備常服。侍者住庫房求此二物。監院曰。常住公物。何可私用。拏錢來買。戒禪師即令持錢去買。且深契其人。後洞山住持缺人。有求戒禪師舉所知者。戒云。買生薑漢可以。禪林寶訓卷中。五十四五兩頁。有雪峰東山慧空禪師答余才茂進京會試求腳夫人力書。大意謂。我雖為住持。仍是一個窮禪和。此腳夫為出於常住。為出於空。出於常住。即為偷盜常住。出於空。則空一無所有。況閣下進京求功名。不宜於三寶中求。以致彼此獲罪。即他寺有取者。亦應謝而莫取。方為前程之福耳。近世俗僧。多多以錢財用之於結交徒眾俗家。光一生不願結交。不收徒弟。不住寺廟。自光緒十九到普陀。作一吃飯之閒僧。(三十餘年未任一職。只隨眾吃一飯。)印光二字。絕不書之於為人代勞之紙。故二十餘年。很安樂。後因高鶴年紿去數篇零稿。登佛學叢報。尚不用印光之名。至民三五年後。被徐蔚如周孟由打聽著。遂私為徵搜。於京排印文鈔。(民國七年)從此日見函札。直是專為人忙矣。遂至有謬聽人言求皈依者。亦不過隨從彼之信心而已。富者。光亦不求彼出功德。貧者。光又何能大為周濟乎。光緒十二年進京。吾師亦無一文見賜。後以道業無進。故不敢奉書。至十七年圓寂。而諸師兄弟各行其志。故四十年來。於所出家之同門。無一字之信。與一文錢之物見寄。至於吾家。則光緒十八年。有同鄉由京回家。敬奉一函。仰彼親身送去。否則無法可寄。此時未有郵局。而且不在大路。(今雖有郵局。若無人承轉。亦無法可寄。)次年來南。消息全不能通。至民十三年。一外甥聞人言。遂來山相訪。始知家門已絕。

摘錄自《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》印光大師簡述自傳 (繁體) (简体)

相關文章

淨宗十二祖徹悟大師

淨宗祖師 » 淨宗十二祖徹悟大師

淨宗十二祖徹悟大師
摘錄自《蓮宗正範》 (繁體) (简体)

師諱際醒,字徹悟,一字訥堂,又號夢東,京東豐潤縣人。俗姓馬,父諱萬璋,母高氏。師幼而穎異,長喜讀書,經史群籍,靡弗采覽。二十二歲,因大病,悟幻質無常,發出世志。病已,至房山縣投三聖庵,榮池老宿薙髮。越明年,詣岫雲寺恆實律師圓具。次年,聞香界寺隆一法師,開演圓覺,師預會焉。晨夕研詰,精求奧義,遂悟圓覺全經大旨。復依增壽寺慧岸法師,聽講相宗,妙得其要。後歷心華寺遍空法師座下,聽法華、楞嚴、金剛等經,圓解頓開;於性相二宗,三觀十乘之旨,了無滯礙。乾隆三十三年冬,參廣通粹如純翁,明向上事;師資道合,乃印心焉;是為臨濟三十六世,磬山七世也。三十八年,粹翁遷主萬壽寺,師繼席廣通,率眾參禪,策勵後學,津津不倦,十四年如一日;聲馳南北,宗風大振。每憶永明延壽禪師,乃禪門宗匠,尚歸心淨土,日課十萬彌陀,期生安養;況今末代,尤宜遵承。遂棲心淨土,主張蓮宗;數十年來,所有積稿,一旦付之丙丁,不存一矣。於是輟參念佛,純提淨土,而禪者願隨者頗夥;日限尺香晤客,過此惟禮拜持念而已。五十七年,遷覺生寺,住持八年,百廢盡舉。於淨業堂外,別立三堂,曰涅槃,曰安養,曰學士;俾老病者有所依託,初學便於誦習。師於禪淨宗旨,皆深造其精奧;律己甚嚴,望人甚切。開導說法,如瓶瀉雲興;與眾精修,蓮風大扇。邇遐仰化,道俗歸心;當時法門,為第一人。嘉慶五年,退居紅螺山資福寺,以期終歲;衲子依戀追隨者甚眾。師為法為人,心終無厭,遂復留眾,俄成叢席;擔柴運水,泥壁補屋,一飲一餐,與眾共之。師嘗示眾念佛語云:吾人現前一念之心,全真成妄,全妄即真;終日不變,終日隨緣。夫不隨佛界之緣而念佛,便念九界;不念三乘,便念六凡;不念人天,便念三途;不念鬼畜,便念地獄。以凡在有心,不能無念。以無念心體,唯佛獨證;自等覺已還,皆悉有念。凡起一念,必落十界,更無有念出十界外,以十法界更無外故。每起一念,為一受生之緣,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,未之有也。若此心,能與平等大慈大悲,依正功德,以及萬德洪名相應,即念佛法界也;能與菩提心,六度萬行相應,即念菩薩法界也;以無我心,與十二因緣相應,即念緣覺法界也;以無我心,觀察四諦,即念聲聞法界也;或與四禪八定,以及上品十善相應,即念天法界也;若與五戒相應,即念人法界也;若修戒善等法,兼懷瞋慢勝負之心,即落修羅法界;若以緩軟心,念下品十惡,即墮畜生法界;或以緩急相半心,與中品十惡相應,便墮餓鬼法界;若以猛熾心,與上品十惡相應,即墮地獄法界也。十惡者,即殺、盜、淫、妄言、綺語、惡口、兩舌、貪、瞋、邪見是;反此,則為十善。當密自檢點,日用所起之念,與何界相應者多,與何界相應者猛,則他日安身立命之處,不勞更問人矣!又曰:真為生死,發菩提心;以深信願,持佛名號。十六字,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。若真為生死之心不發,一切開示,皆為戲論。世間一切重苦,無過生死。生死不了,生死死生,生生死死。出一胞胎,入一胞胎;捨一皮袋,取一皮袋,苦已不堪。況輪迴未出,難免墮落。豬胞胎、狗胞胎,何所不鑽?驢皮袋、馬皮袋,何所不取?此箇人身,最為難得,最易打失;一念之差,便入惡趣。三途易入而難出,地獄時長而苦重。七佛以來,猶為蟻子;八萬劫後,未脫鴿身。畜道時長已極,鬼獄時長尤倍。久經長劫,何了何休?萬苦交煎,無歸無救!每一言之,衣毛卓豎;時一念及,五內如焚。是故即今痛念生死,如喪考妣,如救頭然也。然我有生死,我求出離;而一切眾生皆在生死,皆應出離。彼等與我,本同一體,皆是多生父母,未來諸佛;若不念普度,唯求自利,則於理有所虧,心有未安。況大心不發,則外不能感通諸佛,內不能契合本性;上不能圓成佛道,下不能廣利群生。無始恩愛,何以解脫?無始怨愆,何以解釋?積劫罪業,難以懺除;積劫善根,難以成就。隨所修行,多諸障緣;縱有所成,終墮偏小。故須稱性發大菩提心也。然大心既發,應修大行。而於一切行門之中,求其最易下手,最易成就,至極穩當,至極圓頓者,則無如以深信願,持佛名號矣。所謂深信者,釋迦如來梵音聲相,決無誑語;彌陀世尊大慈悲心,決無虛願。且以念佛求生之因,必感見佛往生之果;如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;響必應聲,影必隨形;因不虛棄,果無浪得。此可不待問佛而能自信者也。況吾人現在一念心性,全真成妄,全妄即真;終日隨緣,終日不變。橫遍豎窮,當體無外;彌陀淨土,總在其中。以我具佛之心,念我心具之佛,豈我心具之佛,而不應我具佛之心耶?往生傳載,臨終瑞相,班班列列,豈欺我哉?如此信已,願樂自切。以彼土之樂,回觀娑婆之苦,厭離自深;如離廁坑,如出牢獄。以娑婆之苦,遙觀彼土之樂,欣樂自切;如歸故鄉,如奔寶所。總之如渴思飲,如饑思食,如病苦之思良藥,如嬰兒之思慈母,如避怨家之持刀相迫,如墮水火而急求救援。果能如此懇切,一切境緣莫能引轉矣。然後以此信願之心,執持名號。持一聲,是一九蓮種子;念一句,是一往生正因。直須心心相續,念念無差;唯專唯勤,無雜無間;愈久愈堅,轉持轉切;久之久之,自成片段,入一心不亂矣。誠然如此,若不往生者,釋迦如來便為誑語,彌陀世尊便為虛願;有是理乎哉?又曰:吾人生死關頭,唯二種力,一者,心緒多端,重處偏墜,此心力也;二者,如人負債,強者先牽,此業力也。業力最大,心力尤大;以業無自性,全依於心。心能造業,心能轉業;故心力唯重,業力唯強,乃能牽生。若以重心而修淨業,淨業則強;心重業強,唯西方是趣,則他日報終命盡,定往西方,不生餘處矣。如大樹大牆,尋常向西而歪;他日若倒,決不向餘處也。何謂重心?我輩修習淨業,信貴於深,願貴於切;以信深願切故,一切邪說莫能搖惑,一切境緣莫能引轉。若正修淨業時,倘達摩大師忽現在前,乃曰:吾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禪,汝但捨置念佛,吾即以此禪授汝。但當向祖師作禮,謂我先已受釋迦如來念佛法門,發願受持,終身不易;祖師雖有深妙禪道,吾則不敢自違本誓也。縱或釋迦如來忽爾現身,謂曰:吾先說念佛法門,特一時方便耳;今更有殊勝法門,超於彼者,汝當且置念佛,吾即為說勝法。亦祇可向佛稽首陳白:我先稟受世尊淨業法門,發願一息尚存,決不更張;如來雖有勝法,吾則不敢自違本願也。雖佛祖現身,尚不改其所信,況魔王外道,虛妄邪說,豈足以搖惑之耶?能如是信,其信可謂深矣!若赤熱鐵輪,旋轉頂上,不以此苦,退失往生之願;若輪王勝妙五欲現前,亦不以此樂,退失往生之願。此逆順至極,尚不改所願;況世間小小逆順境界,豈能引轉哉?能如是願,其願可謂切矣!信深、願切,是謂重心;而修淨業,淨業必強。心重故,則易純;業強故,則易熟。極樂淨業若熟,娑婆染緣便盡。果得染緣已盡,則臨終時,雖欲輪迴境界再現在前,亦不可得;果得淨業已熟,則臨終時,雖欲彌陀淨土不現在前,亦不可得。然此信、願,要在操之有素,臨時自不入於歧路。如古德臨欲命終,六欲天童,次第接引,皆不去;唯專心待佛。後佛現,乃曰:佛來也!遂合掌而逝。夫臨欲命終,四大分張,此何時也?六欲天童,次第接引,此何境也?苟素常信、願,不到十分堅固,當此時,對此境,而能強作主宰乎?如古德,真可謂千古修淨業者之標榜矣!問:諸方皆有淨土,何專讚西方,求願往生耶?答:此非人師意也,乃金口誠言,分明指示故;大乘顯密諸經,同指歸故;令初心人專注一境,三昧易成故;四十八願為緣,緣強故;十念為因,因勝故;佛與眾生,偏有緣故。此土眾生,無論僧俗男女、老幼善惡之人,當其處極順逆苦樂境緣之時,多必由中而發,衝口而出,念佛一聲。然不念佛則已,凡念佛必念阿彌陀佛,此誰使之然?蓋眾生久蒙佛化,久受佛恩,與佛緣深故也。且此彌陀一經,羅什最初譯成,東林遠祖,即與一百二十三人,結社念佛。其一百二十三人,以次漸化,臨終皆留瑞應;雖鸚鵡八哥念佛,化時皆有瑞相。此非眾生與佛緣深,謂之何哉?又無量壽經云:當來經道滅盡,我以願力,特留此經,更住百年,廣度含識。夫不留他經,而獨留此經者,豈非以此法門,下手易而攝機普,入道穩而獲益速耶?以是而知,其時愈後,此法愈當機矣。一句佛號,不雜異緣;十念功成,頓超多劫。於此不信,真同木石;捨此別修,非狂即癡,復何言哉?又曰:知小而不知大,見近而不見遠者,此眾生之常分也。如阿彌陀佛,於諸眾生,有大恩德,眾生不知也。佛於無量劫前,對世自在王佛,普為惡世界苦眾生,發四十八種大願;依願久經長劫,修菩薩行。捨金輪王位、國城妻子、頭目腦髓,不知其幾千萬億;此但萬行中,內外財布施一行也。如是忍人所不能忍,行人所不能行;圓修萬行,力極功純,嚴成淨土,自致成佛。分身無量,接引眾生;方便攝化,令生彼國。然則如為一人,眾多亦然;如為眾多,一人亦然。若以眾多視之,佛則普為一切眾生也;若以一人視之,佛則專為我一人也。稱性大願,為我發也;長劫大行,為我修也。四土,為我嚴淨也;三身,為我圓滿也。以至頭頭現身接引,處處顯示瑞應,總皆為我也。我造業時,佛則警覺我;我受苦時,佛則拔濟我;我皈命時,佛則攝受我;我修行時,佛則加被我。佛之所以種種為我者,不過欲我念佛也,欲我往生也,欲我永脫眾苦、廣受法樂也,欲我展轉化度一切眾生,直至一生補佛而後已也。噫!佛之深恩重德,非父母所可比,雖天地不足喻其高厚矣!非聞開示,安知此意?不讀佛經,安曉此理?今而後已知之矣,唯有竭力精修,盡報皈誠,拌命念佛而已,復何言哉?師居紅螺十年,至嘉慶十五年,二月,詣萬壽寺,掃粹祖塔,辭諸山外護。囑曰:幻緣不久,人世非常,虛生可惜;各宜努力念佛,他年淨土好相見也。三月還山,命預辦荼毗事物。十月十七日,集眾付院務,命弟子松泉,領眾住持。誡曰:念佛法門,三根普被,無機不收。吾數年來,與眾苦心建此道場,本為接待方來,同修淨業。凡吾所立規模,永宜遵守,不得改弦易轍,庶不負老僧與眾一片苦心也。臨示寂半月前,覺身微疾,命大眾助稱佛號;見虛空中幢幡無數,自西而來。乃告眾曰:淨土相現,吾將西歸矣。眾以住世相勸。師曰:百年如寄,終有所歸;吾得臻聖境,汝等當為師幸,何苦留耶?十二月十六日,命監院師貫一,設涅槃齋。十七日申刻告眾曰:吾昨已見文殊、觀音、勢至三大士,今復蒙佛親垂接引,吾今去矣。眾稱佛號愈厲。師面西端坐,合掌曰:稱一聲洪名,見一分相好。遂手結彌陀印,安詳而逝。眾聞異香浮空。供奉七日,面貌如生,慈和豐滿,髮白變黑,光潤異常。二七入龕,三七荼毘,獲舍利百餘粒。門弟子遵遺命,請靈骨葬於普同塔內。師生於乾隆六年,十月十四日未時;示寂於嘉慶十五年,十二月十七日申時;世壽七十,僧臘四十九,法臘四十有三。有徹悟禪師語錄一冊,示禪、教、律,念佛伽陀,行於世。

贊曰:師以宗說兼通,而棲心淨域,自行化他,殆永明之儔歟。師有語錄,所論淨宗法要,事理分明,殊勝希有。其中「真為生死,發菩提心;以深信願,持佛名號。」十六字綱宗,要中之要,宜我印祖以之為家法也。又其勸信之文,至謂佛法大海,信為能入;淨土一門,信尤為要。以持名念佛,乃諸佛甚深行處;惟除一生所繫菩薩,可知少分。自餘一切賢聖,但當遵信而已,非其智分之所能知,況下劣凡夫乎?更作十信標語:一、信生必有死,二、信人命無常,三、信輪回路險,四、信苦趣時長,五、信佛語不虛,六、信實有淨土,七、信願生即生,八、信生即不退,九、信一生成佛,十、信法本唯心。然則世之於念佛往生,發生異見諍論者,可以知所反矣。

摘錄自《蓮宗正範》 (繁體) (简体)

相關文章

淨宗十一祖省庵大師

淨宗祖師 » 淨宗十一祖省庵大師 – 清 實賢(蓮宗十一祖)

淨宗十一祖省庵大師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

實賢。字思齊,號省庵,江蘇常熟一帶時姓人氏的子弟。從小不吃葷腥。出家後,參究念佛者是誰,有所省悟,說:「我的夢醒了!」後來閉關於真寂寺,其間三年,白天閱讀藏經,晚上課誦佛號。曾經到山禮拜阿育王塔的佛陀舍利,在佛陀涅槃日,大大地集合僧俗二眾,廣修供養。在佛前燃指,發四十八大願,於是感得舍利放光。又作《勸發菩提心文》,以激勵四眾弟子,讀誦的人多為之感動流淚,其文章曰:

「曾經聽說入道之門,以發心為首要。修行的急務,以立願為最先。願如果立,則眾生可度,心如果發,則佛道可成。如果不發廣大心,立堅固願,則縱然經過塵點劫,依然還在輪迴。雖然有在修行,總是徒勞辛苦。《華嚴經》云:『忘失菩提心,修諸善根,是名魔業。』忘失菩提心尚且如此,何況尚未發心呢?由此可知,想要學習如來一乘的佛法,必定先要完整地發起廣大的菩提願,不可以稍有遲緩也!

然而發心立願的差別,其相貌乃有多種,現今為大眾簡略地說明之。其相貌有八種,所謂邪、正、真、偽、大、小、偏、圓是也。世間有一些修行人,不向內參究自心,只知向外追求奔馳。或者追求利養,或者喜好名聞,或貪圖現世的欲樂,或者期望未來的果報。如是發心,名之為『邪』。

既不追求利養名聞,又不貪圖欲樂果報,只是為了了脫生死,為了追求無上的菩提。如是發心,名之為『正』。念念上求佛道,心心下化眾生。聽說佛道長遠,不生退怯之心;明知眾生難度,不生厭倦之想。如同高登萬仞之山,必定要到達其頂。如上升九層之塔,必定要爬到其顛峰。如是發心,名之為『真』。

有罪惡而不懺悔,有過失而不去除,內心污濁外現清淨,開始時精進最後又懈怠。雖然也有好心,卻為名利之所夾雜,雖然也修善法,但為罪業之所染污。如是發心,名之為『偽』。

眾生界盡,我願方盡;菩提道成,我願方成。如是發心,名之為『大』。

觀三界火宅如牢獄,視生死輪迴如怨家,只期望自度,不想要度人。如是發心,名之為『小』。

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可度,以及有佛道可成,功勞得失不忘,分別知見不除。如是發心,名之為『偏』。

知道自性是眾生,因此願意度脫。了解自性是佛道,因此願意成就。不見有一法離心之外還能存在。以虛空之心,發虛空之願,行虛空之行,證虛空之果,亦無虛空之相可得。如是發心,名之為『圓』。

知道這八種相貌差別,則知道審察分別,知道審察分別,則知道要去除或選取。知道去除或選取,則可以發心。如何審察分別呢?那就是說,我所發的心,於此八種之中,為邪?為正?為真?為偽?為大?為小?為偏?為圓?如何去除或選取呢?那就是去邪、去偽、去小、去偏。取正、取真、取大、取圓,如此發心,才可以名為是真正的發菩提心啊!

然而此菩提心,是一切善法中之王,必定要有因緣,才可以發起。現在討論其因緣,大略有十種,那十種呢?一者,念佛重恩故。二者,念父母恩故。三者,念師長恩故。四者,念施主恩故。五者,念眾生恩故。六者,念生死苦故。七者,尊重自己的靈性故。八者,懺悔業障故。九者,求生淨土故。十者,為令正法得以久住故。

什麼叫作念佛重恩的因緣呢?那就是說,我釋迦如來,從初發心開始,為了我等眾生之故,行菩薩道,經於無量劫,備受種種的痛苦。當我們造業的時候,佛則慈悲哀憐,巧設種種方便教化,而我等愚痴無智,不知信受奉行。等到我們墮落地獄了,佛陀又心生悲痛,想要代我受苦,然而因為我們業障太重,不能救拔。我們生於人道之中,佛陀以種種方便,令我們種下善根,生生世世,追隨憶念著我們,心念沒有暫時的捨離放棄。當佛陀出世度化眾生的時候,我們還在沈淪生死。現今我們得到人身,佛陀卻已經滅度了。到底是因何罪過而生於末法,是何福報而得以出家。到底是何障礙而不能見到佛陀的金身,是何幸運而得親見佛陀的舍利。經過如是的思惟,如果我們過去不曾種下善根,何以能夠得聞佛法,不能聽聞佛法,那裡知道常常蒙受佛陀的恩澤。此恩此德,像山丘一樣地高大而難以比喻。如果不是以發廣大心,行菩薩道,建立佛法,度化眾生的方式來報答,那麼縱使粉身碎骨,也難以報答佛陀的重恩,這就是發菩提心的第一個因緣啊!

什麼是念父母恩的因緣呢?慈悲的父母,生我之時極為勞苦,十月懷胎,三年哺乳,才能夠長大成人。本來指望我接續承繼本有的家風,傳宗接代供養祭祀。如今我等既已出家,濫稱佛門的弟子。既不能供養父母美味的飲食,也不能祭祀打掃祖先的墳墓,父母在生時不能奉養他們的口味和身體,死後又不能引導他們的神靈往生善道。於世間法對父母是大損失,於出世間法對父母又無實質的利益。世間、出世間兩方面都有過失,那麼將來的重罪也就難逃。經過如是的思惟,也只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,十方三世普度眾生才可以報答父母恩。那麼不只一生的父母,即使是生生世世的父母,也都能夠蒙受拔度救濟。不只是我一個人的父母,即使是人人的父母,也都可以超昇。這就是發菩提心的第二個因緣啊!

什麼是念師長恩的因緣呢?父母雖然生長養育我的色身,若是沒有世間的師長,則不能知道世間的禮義。如果沒有出世間的師長,則不能了解出世的佛法。不知禮義廉恥,則同於異類畜生。不了解佛法,則何異於世間俗人。如今我等粗淺地知曉禮義廉恥,約略地了解出世佛法,袈裟得以披體,戒品能夠沾身,此種重大的恩德,皆是從師長而得來。若我們僅僅追求小乘之果,則只能自利不能利人。如今應當實踐大乘,普願利益一切世人,則世間、出世間二種師長,都可以蒙受利益。這就是發菩提心的第三個因緣。

什麼是念施主恩的因緣呢?我等現今每日所用的資具,並非自己所有。二時食用的粥飯,四季穿著的衣裳,疾病所須的醫藥,色身口舌所花費的,這些都是出自他人之力,而把它拿來為我所用。別人是竭盡體力親自耕作,還尚且難以餬口;我則安穩地受人飲食,心裡猶不滿意稱心。別人是辛勤地紡織裁縫,仍然困苦艱難;我則是衣服充足有餘,哪裡知道愛惜。別人在簡陋的柴門茅屋之內,紛紛擾擾地度過一生;我則是在高大的殿堂廣闊的庭園之間,優遊自在地度過年歲。以別人的努力勞苦而供給我安逸快樂,內心覺得很安然嗎?將他人的利益來長養自己的色身,這個順乎道理嗎?如果不是悲智雙運、福慧二嚴,令布施的檀信均沾諸佛的恩德,讓一切的眾生受到佛法的賜益,那麼就算是一粒米、一寸絲,將來也有酬償的分,地獄餓鬼這些惡報,如何能夠潛逃呢?這就是發菩提心的第四個因緣。

什麼是念眾生恩的因緣呢?那就是說,我和眾生,從無始劫以來,世世生生,互為父母,彼此都有恩德。今日雖然隔了幾世昏迷不知,彼此互相不認識,但是以道理來推論之,難道不應該為他報答效力嗎?現今披毛戴角的眾生,哪裡知道我在過去生中,不曾經是他的兒子呢?現今那些蠕動紛飛的有情,哪裡知道他過去不曾經是我的父親呢?至於那些高聲呼號於地獄之下,宛轉流浪於餓鬼之中,痛苦傷心有誰能知,飢餓虛弱又要向誰投訴呢?這些事情我現今雖然不能見不能聞,而他必然希望能求得我們的拯救拔濟。如果不是經典就不能陳述這些狀況,不是佛陀也不能說出這些事實。那些邪知邪見的人,哪裡有能力知道這些六道因果的真理呢!因此菩薩觀看螞蟻,皆是過去的父母、未來的諸佛。常常思惟要利益眾生,常常憶念要報答其恩。這就是發菩提心的第五個因緣也!

什麼是念生死苦的因緣呢?我與眾生,從無始劫以來,常在生死,未得解脫。或者人間或者天上,或在此界或在他方,輪迴出沒千門萬端,剎那片刻上下升沈。晨朝才出了黑門,夜暮又愚痴地回來;才暫時脫離鐵窟,馬上又造業而入。登上刀山,則全身體無完膚;攀爬劍樹,則方寸的皮肉都割裂。熱鐵不能除飢,吞之而肝腸盡爛;銅汁哪能止渴,飲之則骨肉都糜。以銳利的鋸子分解之,可是斷了又馬上接續而再鋸,業風一吹,則死了又復生而受苦。在猛火焚燒的城中,何忍聽到悲慘的哭號。於熱火煎熬的鐵盤裡,又有誰能夠聽聞到他苦痛的聲音。開始冰凍凝結,則膚色猶如青蓮的花蕊;冰凍至極血肉裂開,形狀就像紅色的蓮華綻開。在一夜之間,地獄裡的死生已經經過萬遍;地獄片刻的痛苦,在人間已經過了百年。頻頻麻煩獄卒來疲勞的用刑,可是又有誰相信並記得閻羅王的教誡呢!

受刑的時候知道痛苦,雖然悔恨但也沒法追回過失;脫離刑獄時又忘了痛苦,其所作的惡業依然如故。虛妄的心沒有一定的主宰,就如同買賣的商人處處奔馳;不斷輪迴的色身並無一定的形體,就好像換房子一樣地頻頻遷移。即使是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塵之數,也難以比喻我們曾經輪迴過的色身;即使像四海波濤之大,也難以計算我們生生世世以來生離死別所流之淚。如果把我們過去輪迴的枯骨堆積起來,早就超過了高山;累積起來無量無邊的死屍,也多於廣闊的大地。過去如果不曾聽聞佛法,此事又有誰能見能聞;如果不曾看過佛經,這個道理如何能知能覺。若是依然如從前一樣地貪戀,仍舊如昔日一般地癡迷,只恐怕萬劫千生,一錯百錯。人身難得而易失,良辰易往而難追。輪迴的道路迷迷茫茫,別離比相聚的時間還長久,三途的惡報,終究還是要自作自受。生死輪迴真是痛苦難言,又有誰能夠來代替呢?經過如是的思惟,因此我們應當斷生死之流,出愛欲之海,自他兼濟,彼岸同登,無量劫以來殊勝的功勳,就在此一舉。這就是發菩提心的第六個因緣。

什麼是尊重自己靈性之因緣呢?那就是說,我們現前當下的一念心性,直下與釋迦如來無二無別。為何世尊無量劫以來,早已成等正覺;而我等依然昏迷顛倒,猶是凡夫。又世尊具有無量的神通智慧,功德莊嚴;而我等但有無量的業障煩惱,生死纏縛。心性雖是同一的,但是迷悟卻有天淵之別。譬如無價的摩尼寶珠,淹沒在淤泥之中,而被視同無用的瓦礫,不知加以愛惜珍重。因此應當以無量的善法,對治種種的煩惱,修行的德業有功,本性的妙德才能顯現。就如摩尼寶珠被洗滌清淨,懸掛在高幢之上,廣闊通達光明照耀,輝映覆蔽一切萬物,可以說是不辜負佛的教化,不屈辱自己的靈性。這就是發菩提心的第七個因緣。

什麼是懺悔業障的因緣呢?經典云:『犯一個突吉羅小罪,如四天王的壽命五百歲的時間墮地獄中。』突吉羅的小罪,尚且獲得此種果報,何況是犯重罪,其果報真是難以言喻。如今我等日用平常之中,一舉一動,恒常違背戒律,一頓飯一飲水之間,頻頻觸犯尸羅(戒律)。一日之中所犯的過失,本來就應當是無量無邊,何況是終身和無量劫以來,所引起的罪業,更是多得不可言說了!如今且以五戒來說,十個人有九個違犯,少有發露懺悔,大多覆藏不言。五戒名為優婆塞戒,尚且不能具足受持,何況是沙彌比丘菩薩等戒,那又不必說了。如果不是愍念自己又愍念他人,慈悲自己也慈悲他人,色身與口業都至誠懇切,聲淚俱下,普與眾生,求哀懺悔,否則即使是經過千生萬劫,也惡報難逃。這就是發菩提心的第八個因緣。

何謂求生淨土的因緣呢?在此娑婆國土修行,想要道業進步也很困難;而那些往生淨土的人,想要成就佛道卻很容易。因為容易,所以一生就可以達到;因為困難,即使累劫也未能成就。因此往聖先賢,人人都趣向極樂;千經萬論,處處都指歸淨土。末法的五濁惡世想要修行,無過於此淨土法門。然而經典說少善根福德不能往生,多福德善根才能到達。若是說到多福德,則莫若執持名號;談到多善根,則莫若發廣大心。暫時執持聖號,勝於布施百年;一發廣大道心,超過修行歷劫。因為念佛,本來就是期望要作佛,若是廣大的菩提心不發起,則雖然念佛又有什麼用。發菩提心,原本就是為了要修行,如果不往生淨土,則雖有發心但容易退失。如果能夠播下菩提種,以念佛為耕田之犁,那麼道果自然得以增長。乘著大誓願的船,入於前往淨土之海,則西方決定往生。這就是發菩提心的第九個因緣。

什麼是為了令正法久住?我們釋迦世尊從無量劫以來,為我等故,修菩提道,難行能行,難忍能忍,因地具足果地圓滿,終於成就無上佛道。既已成就佛道,廣度眾生的教化因緣又已結束,入於寂滅究竟涅槃。正法像法,皆己滅盡,只剩下末法,有教法而無證悟的聖人。邪正不分、是非莫辨。都是在競爭人我高下,盡是在追逐利養名聞,從不知道佛是何人,法是何義,僧是何名。衰微殘敗到如此的地步,實在不忍言之。每當思惟到這裡,不覺傷心淚下。我為佛子,不能上報佛恩。內無益於己,外無益於人,生無益於當時,死無益於後世,所謂罪大惡極的人,不是指我那是指誰呢!

因此痛不可忍,無計可施,頓時忘了自己的粗淺鄙陋,忽然發起廣大道心,偕同諸位善友,同到道場,為了懺悔罪業,於是建立此法會。發四十八之大願,願願度化眾生,以百千劫的深心為期誓,心心想要作佛。盡此一生之身形,誓願歸向極樂世界。既已登上九品蓮華,再回入娑婆廣度有情,以使得佛日重新增輝,法門再得闡揚,僧眾之海澄清於此世界,人民蒙受教化於東方,好的劫運更加延長,使得正法得以久住。此則是區區如我的真實苦心,這就是發菩提心的第十個因緣。

如是十個因緣都認識,邪正真偽大小偏圓八種法都知道,則有門路可以趣向,有目標可以開發。唯願大眾憫念我的愚痴和誠心,悲憐我懇切的志向,同立此願,同發此心。未發心者今發起,已發者令增長,已增長者令其相續。不要畏懼困難而退怯,切勿視為容易而輕浮,不可欲求快速而不長久,不應懈怠而無勇猛,不要因為愚鈍而無心修行,不可以根器淺薄而自輕以為無分。譬如種樹,種久則根淺而日深。又如磨刀,磨久則刀鈍而成利。豈可因為根淺而不種,任其自己乾枯。豈可因刀鈍而不磨,將它放棄而不用。

如果以修行為苦,則不知懈怠更是苦。修行是暫時勤勞,而得到長久劫的安樂。懈怠是偷安一世,可是卻受苦多生多世。何況能以淨土為舟航,則何必憂愁會退轉。又以無生為忍耐之力,何必思慮艱難困苦,千萬不要說一念是輕微的,不要說虛浮的願力是無益的。心只要真則事情就會實在,願只要廣則修行就會深入。虛空非大,心王為大,金剛非堅,願力最堅,大眾如果真的能夠不捨棄我的這番話,則菩提眷屬,從此聯姻,蓮社宗盟,自今諦好,我所願的是大家能同生淨土,同見彌陀,同化眾生,同成正覺。」

實賢法師晚年居住於杭州的仙林寺。清世宗雍正七年(西元一七二九年),創立蓮社,作文章為大眾立誓,以終其身命為期限。將每日的功課分為二十分,十分持名念佛,九分作觀想,一分禮拜懺悔。他曾開示修禪者念佛的偈頌曰:

「一句彌陀,頭則公案,無別商量,直下便判。如大火聚,觸之則燒。如太阿劍,攖之則爛。八萬四千法藏,六字全收。千七百隻葛藤,一刀齊斷。任他佛不喜聞,我自心心憶念。請君不必多言,只要一心不亂。」

清雍正十一年(西元一七三三年)十二月八日,告訴弟子說:「明年四月,吾將去矣!」於是閉關在一室內,每日念佛名十萬聲。次年四月十二日,告訴大眾說:「我從這個月初一以來,一再地見到西方三聖,大概是要往生了吧!」於是書寫偈頌向大眾告辭,第二天(十三日),斷絕飲食,收攝眼光端身正坐,五更時 (清晨三~五時),沐浴更衣。十四日,將近中午,面對西方寂然而坐。前來送行的人成群而至,此時實賢忽然張開眼睛說:「我去了就來。生死事大,各自淨心念佛就可以了!」說完就合掌連續稱念佛名,然後往生,時年四十九歲。(思齊大師遺稿。僧素風述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 – 往生比丘第三之五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實賢,字思齊,號省庵,常熟時氏子也。自少不茹葷。出家後,參念佛者是誰,有省。曰,吾夢覺矣。掩關真寂寺,三年,晝覽藏文,晚課佛號。詣山禮阿育王塔,嘗以佛涅日,大合緇白,廣修供養。燃指佛前,發四十八大願,卒感舍利放光。作勸發菩提心文,以激厲四眾,誦者多為涕下。其文曰,嘗聞入道要門,發心為首。修行急務,立願居先。願立,則眾生可度。心發,則佛道堪成。苟不發廣大心,立堅固願,則縱經塵劫,依然還在輪回。雖有修行,總是徒勞辛苦。華嚴經云,忘失菩提心,修諸善法,是名魔業。忘失尚爾,況未發乎。故知欲學如來乘,必先具發菩提願,不可緩也。然心願差別,其相乃多,今為大眾略而言之。相有其八,所謂邪、正、真、偽、大、小、偏、圓,是也。世有行人,一向修行,不究自心,但知外務。或求利養,或好名聞,或貪現世欲樂,或望未來果報。如是發心,名之為邪。既不求利養名聞,又不貪欲樂果報,唯為生死,為菩提。如是發心,名之為正。念念上求佛道,心心下化眾生。聞佛道長遠,不生退怯。觀眾生難度,不生厭倦。如登萬仞之山,必窮其頂。如上九層之塔,必造其顛。如是發心,名之為真。有罪不懺,有過不除。內濁外清,始勤終怠。雖有好心,為名利之所夾雜。雖有善法,為罪業之所染污。如是發心,名之為偽。眾生界盡,我願方盡。菩提道成,我願方成。如是發心,名之為大。觀三界如牢獄,視生死如怨家,但期自度,不欲度人。如是發心,名之為小。若於心外見有眾生,及以佛道,願度願成。功勛不忘,知見不泯。如是發心,名之為偏。知自性是眾生,故願度脫。自性是佛道,故願成就。不見一法離心別有。以虛空之心,發虛空之願,行虛空之行,証虛空之果,亦無虛空之相可得。如是發心,名之為圓。知此八種差別,則知審察。知審察,則知去取。知去取,則可發心。云何審察。謂我所發心,於此八種中,為邪,為正,為真,為偽,為大,為小,為偏,為圓。云何去取。所謂去邪,去偽,去小,去偏。取正,取真,取大,取圓。如此發心,方得名為真正發菩提心也。此菩提心,諸善中王。必有因緣,方得發起。今言因緣,略有十種。何等為十。一者,念佛重恩故。二者,念父母恩故。三者,念師長恩故。四者,念施主恩故。五者,念眾生恩故。六者,念生死苦故。七者,尊重己靈故。八者,懺悔業障故。九者,求生淨土故。十者,為令正法得久住故。云何念佛重恩。謂我釋迦如來,從初發心,為我等故,行菩薩道,經無量劫,備受諸苦。我造業時,佛則哀憐,方便教化。而我愚痴,不知信受。我墮地獄,佛復悲痛,欲代我苦。而我業重,不能救拔。我生人道,佛以方便,令種善根,世世生生,隨逐於我,心無暫舍。佛初出世,我尚沉淪。今得人身,佛已滅度。何罪而生末法,何福而預出家,何障而不見金身,何幸而躬逢舍利。如是思惟,向使不種善根,何以得聞佛法。不聞佛法,焉知常受佛恩。此恩此德,丘山難喻。自非發廣大心,行菩薩道,建立佛法,救度眾生,縱使粉骨碎身,豈能酬答。是為發菩提心第一因緣也。云何念父母恩。哀哀父母,生我劬勞。十月三年,懷胎乳哺,才得成人。指望紹繼門風,供承祭祀。今我等既已出家,濫稱釋子,甘旨不供,祭埽不給,生不能養其口體,沒不能導其神靈。於世間則為大損,於出世又無實益。兩途既失,重罪寧逃。如是思惟,唯有百劫千生,常行佛道,十方三世,普度眾生。則不唯一生父母,生生父母,俱蒙拔濟。不唯一人父母,人人父母,盡可超升。是為發菩提心第二因緣也。云何念師長恩。父母雖生育我身,若無世間師長,則不知禮義。若無出世師長,則不解佛法。不知禮義,則同於異類。不解佛法,則何異俗人。今我等粗知禮義,略解佛法,袈裟被體,戒品沾身。此之重恩,從師長得。若求小果,僅能自利。今為大乘,普願利人,則世出世間二種師長,俱蒙利益。是為發菩提心第三因緣也。云何念施主恩。謂我等今者日用所資,並非己有。三時粥飯,四季衣裳,疾病所須,身口所費,此皆出自他力,將為我用。彼則竭力躬耕,尚難口。我則安坐受食,猶不稱心。彼則紡織不已,猶自艱難。我則衣服有余,寧知愛惜。彼則蓽門蓬戶,擾攘終身。我則廣廈閑庭,優遊卒歲。以彼勞而供我逸,於心安乎。將他利而潤己身,於理順乎。自非悲智雙運,福慧二嚴,檀信沾恩,眾生受賜,則粒米寸絲,酬償有分,泥犁餓鬼,惡報寧逃。是為發菩提心第四因緣也。云何念眾生恩。謂我與眾生,從曠劫來,世世生生,互為父母,彼此有恩。今雖隔世昏迷,互不相識。以理推之,寧無報效。今之披毛戴角,安知非昔為其子乎。今之蠕動飛,安知不曾為我父乎。至其號呼於地獄之下,宛轉於餓鬼之中,苦痛誰知,飢虛安訴。我雖不見不聞,彼必求拯求濟。非經不能陳此事,非佛不能道此言。彼邪見人,何足以知此。是故菩薩觀於螻蟻,皆是過去父母,未來諸佛。常思利益,念報其恩。是為發菩提心第五因緣也。云何念生死苦。謂我與眾生,從曠劫來,常在生死,未得解脫。人間天上,此界他方,出沒萬端,升沉片刻。黑門朝出而暮還,鐵窟暫離而又入。登刀山,則舉體無完膚。攀劍樹,則方寸皆割裂。熱鐵不除飢,吞之而肝腸盡爛。洋銅寧療渴,飲之而骨肉都糜。利鋸解之,則斷而復續。巧風吹之,則死已還生。猛火城中,忍聽叫嗥之慘。煎熬盤裡,誰聞苦痛之聲。冰凍始凝,狀似青蓮蕊結。血肉既裂,身如紅藕華開。一夜死生,地下每經萬遍。片時苦痛,人間已過百年。頻煩獄卒疲勞,誰信閻翁教誡。受時知苦,雖悔恨以何追。脫已還忘,其作業也如故。心無常主,類商賈而處處奔馳。身無定形,似房屋而頻頻遷徙。大千塵點,難窮往返之身。四海波濤,孰計別離之淚。峨峨積骨,過彼崇山。莽莽橫屍,多於大地。向使不聞佛語,此事誰見誰聞。未睹佛經,此理寧知寧覺。其或依前貪戀,仍舊痴迷。只恐萬劫千生,一錯百錯。人身難得而易失,良時易往而難追。道路冥冥,別離長久。三途惡報,還自受之。痛不可言,誰當相代。故宜斷生死流,出愛欲海。自他兼濟,彼岸同登。曠劫殊勛,在此一舉。是為發菩提心第六因緣也。云何尊重己靈。謂我現前一心,直下與釋迦如來無二無別。云何世尊無量劫來,早成正覺,而我等昏迷顛倒,猶是凡夫。又我世尊具有無量神通智慧,功德莊嚴,而我等但有無量業系煩惱,生死纏縛。心性是一,迷悟天淵。譬如無價寶珠,沒在淤泥,視同瓦礫,不加愛重。故宜以無量善法,對治煩惱。修德有功,性德方顯。如珠被濯,懸在高幢,洞達光明,映蔽一切。可謂不孤佛化,不負己靈。是為發菩提心第七因緣也。云何懺悔業障。經言,犯一吉羅,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。吉羅小罪,尚獲此報,何況重罪,其報難言。今我等日用之中,一舉一動,恆違戒律,一飧一水,頻犯屍羅。一日所犯,亦應無量,何況終身歷劫,所起之罪,更不可言矣。且以五戒言之,十人九犯,少露多藏。五戒名為優婆塞戒,尚不具足,何況沙彌比丘菩薩等戒,又不必言矣。若非自愍愍他,自傷傷他,身口並切,聲淚俱下,普與眾生,求哀懺悔,則千生萬劫,惡報難逃。是為發菩提心第八因緣也。云何求生淨土。謂在此土修行,其進道也難。彼土往生,其成佛也易。易,故一生可致。難,故累劫未成。是以往聖前賢,人人趣向。千經萬論,處處指歸。末世修行,無越於此。然經稱少善不生,多福乃致。言多福,莫若執持名號。言多善,莫若發廣大心。暫持聖號,勝於布施百年。一發大心,超過修行歷劫。蓋念佛,本期作佛,大心不發,則雖念奚為。發心,原為修行,淨土不生,則雖發易退。下菩提種,耕以念佛之犁,道果自然增長。乘大願船,入於淨土之海,西方決定往生。是為發菩提心第九因緣也。云何令正法久住。謂我世尊無量劫來,為我等故,修菩提道,難行能行,難忍能忍。因圓果滿,遂致成佛。既成佛已,化緣周訖,入於涅。正法像法,皆已滅盡。僅存末法,有教無人。邪正不分,是非莫辨。競爭人我,盡逐利名。不知佛是何人,法是何義,僧是何名。衰殘至此,殆不忍言。每一思及,不覺淚下。我為佛子,不能報恩。內無益於己,外無益於人,生無益於時,死無益於後,極重罪人,非我而誰。由是痛不可忍,計無所出,頓忘鄙陋,忽發大心。偕諸善友,同到道場,述為懺摩,建茲法會。發四十八之大願,願願度生。期百千劫之深心,心心作佛。畢此一形,誓歸安養。既登九品,回入娑婆。俾得佛日重輝,法門再闡。僧海澄清於此界,人民被化於東方。劫運為之更延,正法得以久住。此則區區真實苦心。是為發菩提心第十因緣也。如是十緣備識,八法周知,趣向有門,開發有地。唯願大眾愍我愚誠,憐我苦志,同立此願,同發是心。未發者今發,已發者增長,已增長者今令相續。勿畏難而退怯,勿視易而輕浮,勿欲速而不久長,勿懈怠而無勇猛,勿因愚鈍而一向無心,勿以根淺而自鄙無分。譬如種樹,種久則根淺而日深。又如磨刀,磨久則刀鈍而成利。豈可因淺勿種,任其自枯,因鈍弗磨,置之無用。又若以修行為苦,則不知懈怠尤苦。修行則勤勞暫時,安樂永劫。懈怠則偷安一世,受苦多生。況乎以淨土為舟航,則何愁退轉。又得無生為忍力,則何慮艱難。勿言一念輕微,勿謂虛願無益。心真則事實,願廣則行深。虛空非大,心王為大。金剛非堅,願力最堅。大眾誠能不棄我語,則菩提眷屬,從此聯姻,蓮社宗盟,自今締好。所願同生淨土,同見彌陀,同化眾生,同成正覺。晚年居杭州仙林寺。雍正七年,結蓮社,為文誓眾,以畢命為期。判日課為二十分,十分持名,九分作觀,一分禮懺。其示禪者念佛偈曰,一句彌陀,頭則公案。無別商量,直下便判。如大火聚,觸之則燒。如太阿劍,攖之則爛。八萬四千法藏,六字全收。千七百只葛籐,一刀齊斷。任他佛不喜聞,我自心心憶念。請君不必多言,只要一心不亂。十一年臘月八日,告弟子曰,明年四月,吾其去矣。遂掩關一室,日課佛名十萬聲。明年四月十二日,告眾曰,月朔以來,再見西方三聖,其將往生乎。遂書偈辭眾。明日,斷食飲,斂目危坐。五更,具浴更衣。十四日,將午,面西寂然。送者麇至,忽張目曰,吾去即來。生死事大,各自淨心念佛可矣。合掌連稱佛名,遂逝,年四十九。(思齊大師遺稿,僧素風述。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相關文章

淨宗十祖截流大師

淨宗祖師 » 淨宗十祖截流大師 – 清 行策(蓮宗十祖)

淨宗十祖截流大師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

行策。字截流,俗姓蔣。父親蔣全昌,是江蘇宜興一帶老一輩的儒者,與憨山德清大師為友。憨山大師圓寂後三年,時為明熹宗天啟六年(西元一六二六年),有一天晚上,蔣全昌夢見憨山大師進入室內,而生下兒子,因此將他命名為夢憨。等到行策年紀稍長時,父母親相繼逝世,於是發起出世修行的志願。年二十三歲,在武林(浙江杭州西)理安寺,箬庵問公的座下出家。修不倒單達五年之久,因而頓然徹悟諸法之本原。問公往生後,行策便住在報恩寺,遇到同參的息庵瑛法師,勸他修行淨業。後來,又遇到錢塘樵石法師,引導他閱讀天台宗的教義。於是和樵石一同進入淨室,修習法華三昧,宿世的智慧因此頓時通達,窮究徹悟了天台教義的精髓。

清聖祖康熙二年(西元一六六三年),結茅屋居住在杭州法華山西溪河水中的小陸塊,專修淨土法門,因此把所居住的地方取名『蓮柎庵』。康熙九年(西元一六七○年),住在虞山的普仁院,倡導建立淨土蓮社,學習的人從四方雲集而來追隨。行策曾經著作《勸發真信文》曰:

「念佛三昧是很高妙的啊!雖然說功效好容易進入,但對末法時期的修行人來說,卻很少能夠獲得靈驗。這實在是因為信願不專,不能引導其善行,而歸結回向淨土的緣故啊!現今既然廣邀善侶,同修往生淨土之因,如果不仔細地審察其初發心,哪能知道出離苦海的要道呢?凡是和我同一志向,參與這個法會的人,必須具備真實信心。假如沒有『真信』,雖然念佛持齋、放生修福,也只是世間的善人,將來的果報只是生於人天善處享受快樂而已。當受樂的時候,就會繼續造業,既已造下了業,必定墮落受苦,如果用真實正見的慧眼觀察之,如此與其他斷善根的一闡提以及從事殺生惡業的人們比較,其實只是差一步罷了!這樣的信心,哪裡是真實的呢!

所謂的『真信』,第一要相信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。我是末成之佛,阿彌陀佛是已成之佛,但其覺性是無二無別的。我現在雖然昏迷顛倒無明煩惱,但覺性從不曾失去。我雖然經過累劫的輪迴流轉,但覺性也不曾動搖。所以說:『一念回光,便同本得!』。

其次要相信我是理性佛、名字佛,而阿彌陀佛是究竟佛。佛性雖然無二,但實際證得的階位卻有天壤之別。若不專念阿彌陀佛,以求生極樂世界,必定隨著業報輪迴流轉,受無量的苦。這就是所謂的『法身流轉於五道,不名為佛,名為眾生。』了!

第三要相信我雖然業障深重,長久以來居住在五濁惡世的苦域之中,但仍然是阿彌陀佛心內的眾生。阿彌陀佛雖然萬德莊嚴,遠在十萬億佛剎之外,卻依舊還是我心內具足的佛。既然是心性無二,自然感應道交。如磁石吸引鐵塊,這是無可置疑的。這就是所謂的:『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必定見佛,去佛不遠』啊!

如果有上述所說的『真信』,那麼雖然是一絲毫的善行、一微塵的福德,都可以迴向西方莊嚴淨土。更何況能夠持齋守戒、放生布施、讀誦大乘經典、供養三寶及其他種種的善行,難道不足以充當往生淨土的資糧嗎?這些都只是因為信心不真,於是所修的善行便淪為有漏的善業。所以現今若要修行,沒有其他重要的方法,只有於二六時中,加上上述的三種真信,則一切的修行實踐都成為無漏的功德,自然是功不唐捐了。」行策又曾經發起精進佛七,並著文章以開示信眾,文曰:

「七日持念佛名,貴在一心不亂,無有間斷無有夾雜。並不一定是以念得快或念得多為殊勝。只要不急不緩、綿密不斷地持念佛號,使心中每一句的佛號歷歷分明、清清楚楚。無論穿衣吃飯、行住坐臥,都是一句阿彌陀佛,綿密不斷,就如同呼吸一樣。既不散亂也不昏沈忘失,如果能夠如是持名,可以說是在事相上能夠一心精進的了。

如果還能夠體究世間萬法皆如,無有二相,所謂生佛不二、自他不二、因果不二、依正不二、淨穢不二、苦樂不二、欣厭不二、取捨不二、菩提煩惱不二、生死涅槃不二,如是的種種二法,皆是同一相、同一道、同一清淨。不用勉強差遣安排,只要自己如實體究。體究到了究竟之處,與自己的本心,忽然契合。此時方知穿衣吃飯,總是三昧;嬉笑怒罵,無非佛事,而所謂的一心或亂心,終究是戲論。二六時中,想要尋覓絲毫的妄想分別相也不可得,如是的明了通達,才是真正的學道人,才是真正的一心精進持名。

前一種一心不亂似難而實易,後一種一心似易而實難。只要能夠有前一種事相上的一心,必定可以往生。如果還能有後一種理體上的一心的話,上品上生必定可階。然而此兩種一心,皆是一般的博地凡夫所能達到的事。凡是有心的人,都可以修學。諸位同堂修行的僧俗二眾,各須精勤策勵自己的身心,近的話在七日之內,遠則在一生之中,常作如是信,常作如是行,縱使今生不能證得一心,這個因地的作用也非常強大,蓮華的品位,必定也不會屈居中下品!」

行策居住在普仁院十三年,一直到康熙二十一年(西元一六八二年)七月九日往生,時年五十五歲。當時有一個名為孫翰的人,生病而死,經過一晝夜之後又醒過來,說:「我被陰間的鬼卒所勾攝,繫縛在閻羅王的殿內,黑暗之中,忽然看見光明照亮天際,香華佈滿虛空,閻羅王拜倒在地上,迎接『西歸大師』,並問大師是何人?回答云:『截流也!』。我以截流行策大師的光明所照,因此被放回來。」同一天,還有一個吳氏的子弟病死,過了一夜又醒過來,把所見到的情況說出,也和孫翰所說的一樣。(餘學齋集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 – 往生比丘第三之五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行策,字截流,姓蔣。父全昌,宜興老儒也,與憨山清公為友。憨山既示寂之三年,為天啟六年,一夕,全昌夢憨山入室而生子,因名之曰夢憨。及長,父母相繼逝,發出世志。年二十三,投武林理安寺箬庵問公出家。脅不至席者五年,頓徹法原。問公化去,策住報恩寺,遇同參息庵瑛師,勸修淨業。又遇錢塘樵石法師,引閱台教。乃同入淨室,修法華三昧,宿慧頓通,窮徹教髓。康熙二年,結庵於杭州法華山西溪河渚間,專修淨業,因名所居曰蓮庵。九年,住虞山普仁院,倡興蓮社,學者翕然宗之。著勸發真信文曰,念佛三昧,其來尚矣。雖曰功高易進,而末世行人,罕獲靈驗。良由信願不專,未能導其善行,以要歸淨土故也。今既廣邀善侶,同修淨因,若非諦審發心,寧知出苦要道。凡我同人,預斯法會者,須具真實信心。苟無真信,雖念佛持齋,放生修福,只是世間善人,報生善處受樂。當受樂時,即造業,既造業已,必墮苦,正眼觀之,較他一闡提旃陀羅輩,僅差一步耳。如是信心,豈為真實。所謂真信者,第一要信得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。我是未成之佛,彌陀是已成之佛,覺性無二。我雖昏迷倒惑,覺性未曾失。我雖積劫輪轉,覺性未曾動。故曰一念回光,便同本得也。次要信得我是理性佛、名字佛,彌陀是究竟佛。性雖無二,位乃天淵。若不專念彼佛,求生彼國,必至隨業流轉,受苦無量。所謂法身流轉五道,不名為佛,名為眾生矣。次要信得我雖障深業重,久居苦域,是彌陀心內之眾生。彌陀雖萬德莊嚴,遠在十萬億剎之外,是我心內之佛。既是心性無二,自然感應道交。如磁石吸鐵,無可疑者。所謂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必定見佛,去佛不遠也。具如上真信者,雖一毫之善,一塵之福,皆可回向西方,莊嚴淨土。何況持齋秉戒,放生布施,讀誦大乘,供養三寶,種種善行,豈不足充淨土資糧。唯其信處不真,遂乃淪於有漏。故今修行,別無要術,但於二六時中,加此三種真信,則一切行履,功不唐捐矣。又嘗起精進七期,作文以示眾曰,七日持名,貴在一心不亂,無間無雜。非必以快念多念為勝也。但不緩不急,密密持去。使心中一句佛號,歷歷分明。著衣吃飯,行住坐臥,一句洪名,綿密不斷,如呼吸相似。既不散亂,亦不沉沒。如是持名,可謂事上能一心精進者矣。若能體究萬法皆如,無有二相。所謂生佛不二,自他不二,因果不二,依正不二,淨穢不二,苦樂不二,忻厭不二,取舍不二,菩提煩惱不二,生死涅不二。是諸二法,皆同一相,一道清淨。不用勉強差排,但自如實體究。體究之極,與自本心,忽然契合。方知著衣吃飯,總是三昧。嬉笑怒罵,無非佛事。一心亂心,終成戲論。二六時中,覓毫發許異相不可得。如是了達,方是真正學道人,一心精進持名也。前一心似難而易,後一心似易而難。但能前一心者,往生可必。兼能後一心者,上品可階。然此兩種一心,皆是博地凡夫邊事。凡有心者,皆可修學。同堂緇素,各須勤策身心,近則七日內,遠則一生中,常作如是信,常修如是行。縱不克証,為因亦強,華宮托品,必不在中下矣。居普仁十三載。至康熙二十一年七月九日卒,年五十五。時有孫翰者,病死,一晝夜復蘇。曰,吾為冥司勾攝,系閻羅殿下。黑暗中,忽睹光明燭天,香華布空,閻羅伏地,迎西歸大師。問大師何人,雲截流也。吾以師光所照,遂得放還。同日,有吳氏子病死,逾夕復活,具言所見,亦如翰言。(余學齋集,淨土約說。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相關文章

淨宗九祖藕益大師

淨宗祖師 » 淨宗九祖藕益大師 – 明 智旭(蓮宗九祖)

淨宗九祖藕益大師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

智旭。字蕅益,俗姓鍾,江蘇吳縣人。父親持誦大悲咒,夢見觀音大士送子而生下智旭。年少時以孔孟聖學自我期許,曾經著作文章批判佛教,總共有數千字之多。等到一日閱讀雲棲蓮池大師的《竹窗隨筆》,突然省悟,而把以前所作的論著焚毀。年二十歲時,讀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,因此發起出世的志向,每日持誦佛名。

明熹宗天啟元年(西元一六二一年),年二十四歲,聽聞某一法師講經,疑情忽然發起,於是用心參究,後來終於豁然開朗,不久之後就閉關於吳江。有一天得重病,濱臨死亡,此時才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淨土。疾病稍微恢復時,結壇持誦往生咒七日,並且說偈頌曰:

「稽首歸依西方無量壽佛,祈願拔除我業障的根本。觀世音、大勢至,清淨大海眾菩薩。我迷失了本有的智慧之光,虛妄墮落於生死輪迴的苦海,無量劫以來不曾稍有停止,無人救拔無有歸趣。今日暫時得到此低劣的人身,仍然不免遭受劫濁之亂。雖然得入出家之眾,卻尚未能進入法性之流。眼見法輪敗壞,想要挽回卻力有未能,實在是因為無始世以來,不曾栽種培植殊勝的善根。現今以決定不移的心志,求生西方極樂淨土。希望將來乘著我本有誓願的法船,廣度沈淪三界的眾生。我若是不能往生淨土,就不能滿足我的大願。是故我於娑婆世界,畢定應當究竟捨離。猶如被溺於水中的人,自己應當先求能夠儘速到岸,然後才能以方便之力,拯濟救拔落入暴流的人。我今以至誠心、深心、回向發願心,燃臂香三炷,結七日的清淨壇場,日夜專持往生神咒,惟除飲食和睡眠之時。願以此功德力,勤求決定得生安樂淨土。若是我退失初發心,不向西方而行者,寧願即刻墮入地獄受苦,令我能夠迅速生起悔改之心。誓不貪戀人天之樂,以及無為寂滅之處。仰願阿彌陀佛的大威神,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之法,以及三寶無邊的威德,加持護念智旭等人,以神力折伏使我能夠不退佛道,哀憐攝受令善根增長。」

智旭後來又住過溫陵、漳州、石城、晟溪、長水、新安等地,廣宏天台宗的教法。最後歸隱終老於靈峰。當時各方參禪的修行者,大多把淨土法門當作權教而非究竟,凡是遇到念佛的人,必定教他參究念佛的是誰。只有智旭認為持念佛名這一個法門,即是圓頓的佛法心宗。當時有一位卓左車居士,曾經問到:

「如何才是念佛法門中向上頓悟的一條路,如何才能夠離四句絕百非,如何是念佛人最後究竟的法則,如何是在雜亂錯誤之處的腦後一鎚。希望和尚您把過去以來大家所說的『自性彌陀』、『唯心淨土』等話,拋向一邊,讓我等親見如來的境界,痛快地述說一番,震動一下三千大千世界。」

智旭回答言:「所謂向上頓悟的一著,本來非禪亦非淨,即是禪也即是淨。才說到『參究』,已經是曲折宛轉為下根人而說。果真是大丈夫的話,自己應當確實深信『是心作佛、是心是佛』,如果有一念之際與佛有隔離的話,就不名為念佛三昧。如果能夠念念與佛毫無間隔,那麼又何必辛苦地去問誰呢!西方淨土的最根本究竟之事就是:『沒有眾生心外的佛,而能為眾生心所念;也沒有所謂佛之外的眾生心,能夠憶念著阿彌陀佛。』正當下手念佛之時,便是不落四句百非,即是全身投入清淨法性。只要能見到阿彌陀佛一毛孔的光明,即可見到十方無量諸佛。但得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一個佛國,即是生於十方諸佛的淨土。此即是向上究竟的一路,若是捨棄現前的阿彌陀佛,另外說個自性彌陀;捨離西方淨土,再說一個唯心淨土,這就是所謂的混亂不清的公案。經典說:『三賢十聖住果報,唯佛一人居淨土。』念佛求生淨土就是令人清醒的腦後一鎚。只要能夠深信此法門,依信起願,依願起行,則能於念念之間流出無量的諸佛如來,遍坐十方微塵國土,轉大法輪。即使是照耀古今,也不是分外之事,又何止是震動三千大千世界而已呢!」

蕅益大師又曾經開示人說:「念佛法門,別無奇特,只有『至誠深信努力行持』為最重要!釋迦牟尼佛說:『若人但念彌陀佛,是名無上深妙禪。』天台智者大師云:『四種三昧,同名念佛,念佛三昧,名為三昧中王。』雲棲蓮池大師云:『一句阿彌陀佛,該羅教門八法,圓攝禪門五宗。』只可惜如今的人,將念佛看做是膚淺容易的事,說是愚夫愚婦的修行工夫。所以信念既不深切,修行也不努力,終日悠悠散散,淨土的功業無法成就。

或者有人巧設方便,想要深明此念佛三昧,動不動就以參究『念佛是誰』為向上究竟之法。卻不知道現前一念之心,本來就離四句絕百非,根本不必故意去遠離斷絕。即此現前一句所念之佛,本來即是超越情執遠離妄見,何必勞苦地去談玄說妙。最重要的是能夠信得及、守得穩,直接了當地念下去,或者晝夜十萬句佛、或者五萬、三萬,以決定不欠缺為標準,終此一生,誓無改變,如果這樣而不能夠往生的話,三世諸佛便為誑語。只要能夠往生,則永遠不會退轉,種種法門,皆得現前。切忌今日張三,明日李四。遇到教下的人,也想要搜尋典章、摘取文句;遇著宗門的人,又想要參究問答;遇到持律的人,又想要搭衣持缽、研究戒律。如此則頭頭不了,帳帳不清。豈知只要阿彌陀佛念得熟,三藏十二部究竟的教理,都在一句阿彌陀佛裡頭。一千七百個公案,向上頓悟的關鍵,也都在這一句阿彌陀佛裡面。三千威儀、八萬細行、菩薩的三聚淨戒,也都在一句佛號裡面。

真能一心念佛,放下對身心世界的執著,即是真正的大布施。真能一心念佛,不再生起貪瞋癡等妄念,即是真正的大持戒。真能一心念佛,不計較人我的是非好壞,即是真正的大忍辱。真能一心念佛,沒有稍微間斷夾雜的情況,即是真正的大精進。真能一心念佛,不讓妄想奔馳追逐不停,即是真正的大禪定。真能一心念佛,不為其他的修行歧路所迷惑,即是真正的大智慧。我們自己試著檢點思惟:如果對於身心世界的執著,尚未能放下;貪瞋痴的妄念,仍然還會現起;人我是非好壞對錯,依舊掛礙放在心上;間斷夾雜的情形,猶未能除盡;妄想奔馳追逐不停,還不能永遠消滅;種種修行的其他歧路,依然會惑亂我們念佛的心志,如此便不能稱為是真正的念佛。

想要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,並沒有其他的方法。最初下手之時,必須要用念珠,念佛時要記得分明,訂定自己每日的課程,決定沒有絲毫的欠缺。時間久了自然純一熟悉,雖不刻意去念而自然能念念不斷,然後要計數也可以,不計數也可以。如果初發心便要說好看的話,要不著相,想要學圓融自在理事無礙,總是信念不夠深切,修行不能得力。就算是你講得十二分教,解得一千七百個公案,依然皆是生死岸邊的事。等到臨命終時,決定用不著。」

清世祖順治十一年(西元一六五四年)冬天,得疾病,遺命交待火化之後,搗碎骨頭混合麵粉,分別布施給飛禽和魚類水族,廣結西方淨土之緣。次年(西元一六五五年)正月二十一日清晨起來,疾病已經好轉。到了午時的時刻,自己跏趺端坐於床上,面向西方舉手而往生,時年五十七歲。等到圓寂往生的三年後,大眾準備依法火化,打開龕柩一看,只見大師的色身頭髮變長覆蓋耳朵,面貌如生。門徒弟子不敢遵從大師的遺命將他結緣飛禽魚族,因此收拾他的遺骨,建塔供奉於靈峰。(靈峰宗論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 – 往生比丘第三之五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智旭,字益,姓鐘,吳縣人。父持白衣大悲咒,夢大士送子而生旭。少以聖學自任,著書辟佛,凡數千言。及閱雲棲竹窗隨筆,乃焚所著論。年二十,讀地藏本願經,發出世志,日誦佛名。天啟元年,年二十四,聽一法師講經,疑情忽發,用心參究,已而豁然,尋掩關於吳江。遇疾且殆,始一意求生淨土。疾少間,結壇持往生咒,七日。說偈曰,稽首無量壽,拔業障根本,觀世音勢至,海眾菩薩僧。我迷本智光,妄墮輪回苦。曠劫不暫停,無救無歸趣。劣得此人身,仍遭劫濁亂。雖復預僧倫,未入法流水。目擊法輪壞,欲挽力未能。良由無始世,不植勝善根。今以決定心,求生極樂土。乘我本誓船,廣度沉淪眾。我若不往生,不能滿所願。是故於娑婆,畢定應舍離。猶如被溺人,先求疾到岸,乃以方便力,悉拯暴流人。我以至誠心,深心回向心,燃臂香三炷,結一七淨壇,專持往生咒,惟除食睡時。以此功德力,求決生安養。我若退初心,不向西方者,寧即墮泥犁,令疾生改悔。誓不戀人天,及以無為處。仰願大威神,力無畏不共,三寶無邊德,加被智旭等,折伏使不退,攝受令增長。其後歷住溫陵、漳州、石城、晟溪、長水、新安,廣宏台教。而歸老於靈峰。時諸方禪者,多以淨土為權教,遇念佛人,必令參究誰字。旭獨謂持名一法,即是圓頓心宗。有卓左車者,嘗設問言,如何是念佛門中向上一路。如何得離四句絕百非。如何是念佛人最後極則。如何是淆訛處腦後一錘。冀和尚將向來自性彌陀,唯心淨土等語,撇向一邊。親見如來境界,快說一番,震動大千世界。旭答言,向上一著,非禪非淨,即禪即淨。才言參究,已是曲為下根。果大丈夫,自應諦信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設一念與佛有隔,不名念佛三昧。若念念與佛無間,何勞更問阿誰。淨土極則事,無念外之佛,為念所念,無佛外之念,能念於佛。正下手時,便不落四句百非,通身拶入。但見阿彌陀佛一毛孔光,即見十方無量諸佛。但生西方極樂一佛國土,即生十方諸佛淨土。此是向上一路。若舍現前彌陀,別言自性彌陀,舍西方淨土,別言唯心淨土,此是淆訛公案。經云,三賢十聖住果報,唯佛一人居淨土。此是腦後一錘。但能深信此門,依信起願,依願起行,則念念流出無量如來,遍坐十方微塵國土,轉大法輪。照古照今,非為分外,何止震動大千世界。又嘗示人云,夫念佛法門,別無奇特,只是深信力行為要耳。佛云,若人但念彌陀佛,是名無上深妙禪。天台云,四種三昧,同名念佛。念佛三昧,名為三昧中王。雲棲云,一句阿彌陀佛,該羅八教,圓攝五宗。可惜如今人將念佛看做淺近勾當,謂愚夫愚婦工夫。所以信既不深,行亦不力,終日悠悠,淨功莫克。或有巧設方便,欲深明此念佛三昧者,動以參究誰字為向上。殊不知一念現前之心,本自離句絕非,不消作意離絕。即現前一句所念之佛,亦本超情離見,何勞說妙說玄。只貴信得及,守得穩,直下念去。或晝夜十萬,或五萬三萬,以決定不缺為準。畢此一生,誓無變改。而不得往生者,三世諸佛便為誑語。一得往生,則永無退轉,種種法門,悉得現前。切忌今日張三,明日李四。遇著教下人,又思尋章摘句。遇著宗門人,又思參究問答。遇著持律人,又思搭衣用砵。此則頭頭不了,帳帳不清。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,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,都在裡許。千七百公案,向上機關,亦在裡許。三千威儀,八萬細行,三聚淨戒,亦在裡許。真能念佛,放下身心世界,即大布施。真能念佛,不復起貪痴,即大持戒。真能念佛,不計是非人我,即大忍辱。真能念佛,不稍間斷夾雜,即大精進。真能念佛,不妄想馳逐,即大禪定。真能念佛,不為他歧所惑,即大智慧。試自簡點,若於身心世界,猶未放下。貪痴念,猶自現起。是非人我,猶自掛懷。間斷夾雜,猶未除盡。妄想馳逐,猶未永滅。種種他歧,猶能惑志。便不名為真念佛也。要到一心不亂境界,亦無他術。最初下手,須用數珠,記得分明,刻定課程,決定無缺。久久純熟,不念自念。然後記數亦得,不記數亦得。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,要不著相,要學圓融自在,總是信不深,行不力。饒汝講得十二分教,下得千七百公案,皆是生死岸邊事。臨命終時,決然用不著。順治十一年冬,有疾,遺命維後,屑骨和粉,分施禽魚,結西方緣。明年,正月二十一日晨起,病良已。午刻,趺坐繩床,向西舉手而逝,年五十七。既寂三年,如法維。啟龕,發長覆耳,面如生。門人不忍從遺命,收其骨,塔於靈峰。(靈峰宗論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相關文章

淨宗八祖蓮池大師

淨宗祖師 » 淨宗八祖蓮池大師 – 明 袾宏(蓮宗八祖)

淨宗八祖蓮池大師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

袾宏。字佛慧,號蓮池,杭州仁和沈氏的子弟。年十七歲,中秀才,以學問德行著稱。鄰居有一位老婦人,每日念佛號數千,袾宏問她是何緣故,老婦人說:「我的先生持佛名號,臨命終毫無病苦,與人拱手作別而往生,因此知道念佛的功德,不可思議。」袾宏從此之後即歸心於西方淨土,書寫『生死事大』四個字,放在桌子前面,以自我警策。年三十二歲出家,拜謁X融、笑巖諸長老大德,參究『念佛的是誰』,有所省悟。

明穆宗隆慶五年(西元一五七一年),乞食到雲棲山,看到山水景色極為幽靜,於是定居下來。雲棲山本來一向多虎,袾宏為之放瑜伽燄口,虎即不再為患傷人。有一年大旱不雨,居民請求他為大家祈雨,蓮池大師回答說:「我只知道念佛,並沒有其他的方法。」大眾堅持地請求,大師於是就拿木魚出去,循著田埂而行,稱念佛號,即時大雨如傾盆般地跟著下起,隨著大師腳步所到的地方即下起雨來。眾人非常歡欣喜悅,於是互相聚起來為他準備建材、造立屋舍。四方的僧人也日漸地前來親近歸附,於是此處成為一叢林。蓮池大師主張淨土法門,痛斥狂禪。著作《阿彌陀經疏鈔》,融會事理,統攝上中下三種根器的眾生,內容極為淵博深奧。當時有一位名為曹魯川的居士,寫信給蓮池大師,其中大略是這樣的:

「夫釋迦牟尼世尊有三藏十二部的教典,這就是所謂在廣闊的大海,張開眾多的網,又所謂有大的倉庫也有小的倉庫。我們只應該談大以包容小,怎麼可以反過來舉一而廢多呢?最近我們鄉里間有在倡說要經無量劫才可以成佛,只有漸次修行而沒有頓悟成佛之事。這種『歷劫成聖,必漸無頓』之說的漸教,雖然也是聖人說的,未嘗有不是之處。但是以漸教而廢棄頓教之法,那就有差錯了!尊者(指蓮池大師)您內心秘密地體悟圓頓的教法,而外在顯示淨土法門,諸佛也是有這樣在度化眾生,這是沒有什麼可以懷疑的。奈何最近以來這些聽教的信眾,只想要以阿彌陀佛一位聖人,而盡廢其餘的十五位王子(註:《法華經》(化城喻品)中,大通智勝佛有十六王子,皆已成佛,阿彌陀佛是其中之一。)。以淨土一部經典,而廢除三藏十二部的所有經典。那麼這是不才如我者所不願聽聞的。

當今雖然是末法之時,然而眾人的根機,難道沒有利根、鈍根的差別嗎?有如釋迦世尊,為大迦葉、為憍陳如,他的說法是如此。為善財、為龍女,他的說法又是另外一種。《楞嚴經》中,二十五位聖人,各個證得圓通,而文殊菩薩所稱歎的,又是不一樣。正是所謂的昨日定,今日不定。又所謂說:我是空,而且又不是空;說:我是有,而且又不是有。這就是能夠善巧方便應機說法,而不專執一門為主。活活潑潑地,如水上葫蘆一樣,按了就轉動,限制不住它。假如像木樁釘住一點、守住一個洞窟,怎麼能夠利益人天大眾呢?我所期望的,希望尊者您,為凡夫大眾開示淨土法門,而遇到利根器的就直指最上乘的佛法,能夠圓融通達,不限制於一個立場角度。使得大鵬鳥和小麻雀,各自安適於自己的處所,這樣不是盡善盡美嗎?

另外,佛陀所說的《華嚴經》,乃是無上的一乘圓頓教法,是如來稱乎本性的究竟了義之說。尊者您卻以之與《阿彌陀經》並稱,這樣好像已經有些不妥當。您又因此而著作論疏(指《阿彌陀經疏鈔》)讚歎高推極樂淨土,使淨土法門凌駕於華嚴之上,所謂的『朱紫混淆』大概就是說這種情形吧!因此我同時期望尊者您,為淨土根器的人說淨土法門,為華嚴根器的人說華嚴,大家不要互相譏誚攻擊,但是也不要相互混雜紛亂,這才是真正的流通佛法,才是五教同時宣揚,三根全部攝受,何必一定要刻舟而求劍(指因無知而用錯誤的方法,去追求想達到的目標。),彈雀而走鷂(指因小失大)呢?」

蓮池大師回信曰:「華嚴具足了無量的法門。而求生淨土,也是華嚴無量法門中的一門。就時代的機緣而言,我們的本意是要藉由此淨土法門而入於華嚴的境界,並非是要推舉此一法門而廢除華嚴。你來信說我以《阿彌陀經》與《華嚴經》並稱,因此而有著作論疏,使淨土法門凌駕於華嚴之上,如果真有這樣的論著,此論著又是誰作的呢?要知道,華嚴就如同天子,有誰能使王侯大臣種種百官,凌駕於天子之上呢?就算是我也不曾使之平等並稱啊!我在《阿彌陀經疏鈔》中,特別說明了華嚴是究竟圓滿的道理,而《阿彌陀經》只得到此究竟圓滿的少分,是華嚴經的眷屬之類的,因此兩者不是並稱的。

其次,來信又說,應當隨著眾生的根機給予教化,為適合淨土的人說淨土,為適合華嚴的人說華嚴,此意甚妙。但是其中有兩個意義:第一、『千機並育』,千種根機的人都能夠得到教化,這乃是如來出現於世間的大事,並非敝人我所能作為的。因此曹溪六祖專弘直指人心的禪法,豈是六祖不能通達其他的教法?慧遠大師建立東林的蓮社,也不是只會接引鈍根的人。至於雲門、法眼、曹洞、溈仰、臨濟,雖然五宗同出於曹溪六祖之根原,然而其教授指導眾生的方式也稍有差別。各個門派祖師,施設不同的方便教法,本來就是這個樣子,沒有什麼好奇怪的,何況是像我這樣一個凡夫呢?如果隨便地學習古人,昨日定,今日又不定,散漫而沒有一定的師承,多變紛亂而不專一。名義上說是要利益眾生,實在是誤人子弟。何以故?『我為法王,於法自在。』只有法王才可觀察眾生根機給予不同的教化。我們自知是平民,卻要號稱國王,這就不可不謹慎小心了!

第二、演說華嚴則必然收攝淨土,說淨土也一樣可以貫通華嚴。因此說華嚴的自己專說華嚴就好,說淨土的就自己專說淨土,這固然也是可以並行而不違背的。然而現今之人只知道華嚴比極樂淨土廣大,卻不知道阿彌陀佛即是毘盧遮那如來。另外,龍樹菩薩入出龍宮誦出《華嚴經》,而卻願生西方極樂世界。普賢菩薩為華嚴會上的法王長子,卻又願生西方極樂。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一同輔佐毘盧遮那佛,號稱華嚴三聖,也同樣願生西方淨土。這些都有確切的依據,就如同明月星辰一樣的明白清楚。居士你將提倡華嚴使之風行四方,而卻與文殊、普賢、龍樹等菩薩的願力相違背,這又是我所不能理解的。

況且李通玄長者所著的《西方合論》裡列出十種淨土,極樂雖然說是權宜,而華嚴權實融通、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。因此淫房和殺生之地無非是清淨的道場,何況七寶莊嚴的極樂世界呢?婆須密多以淫欲度眾生,尚且皆是古佛示現的妙用,何況萬德莊嚴悲智具足的阿彌陀佛呢?居士你遊戲於華嚴的無礙法門之中,而卻礙於極樂淨土,這又是我所不能理解的。我和居士你同為華藏世界的莫逆之交、同道良友,而居士你卻不明白我區區之心。而且我又願意拉居士為極樂世界清淨蓮胎的骨肉兄弟,希望居士你不要置我於外啊!」

曹魯川居士又寫信來說:「諸多不是究竟了義的經論,例如普賢行願品和《大乘起信論》,都稱讚演說淨土法門,這豈是沒有原因的?然而在《華嚴經》中,卻未曾提及。這在《西方合論》中所列的第十淨土就更清晰明白。《法華經》裡所列出的十六王子,裡面雖有阿彌陀佛,但是並未曾定為唯一的至尊。其中讚歎持經的功德,旁枝地說到極樂淨土,實在是在說明女人往生淨土的因果。《首楞嚴經》中二十五位聖者所證的圓通,文殊菩薩並沒對其分別高下,只說『方便有多門』,又說『順逆皆方便』。但是以修行的快慢不同,在沒有高下差別之中,又未嘗沒有指示和歸向的目標。因此歸結於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為最上,而不推崇讚許大勢至菩薩為第一。又更加貶斥評論為:『無常』,為『生滅』。

而像賢首、清涼等大師,極力地標示小、始、終、頓、圓等五教,這是大家都認為得體適當的,可是其中卻未嘗評論到淨土。禪宗這個門派,尤其是特別地掃蕩排除淨土法門。例如齊己禪師說:『唯有徑路修行,依舊打之繞。但念阿彌陀佛,念得不濟事。』又說:『如果和以前一樣地捨父逃走,流落他鄉,東撞西磕,苦哉阿彌陀佛!』像這一類的語言,有人以為是太苛刻,可是難道是毫無原因的嗎?而齊己禪師既然這麼說,想必是有他的道理啊!

所以通達佛法的人一再地說道:『無量阿僧祇劫的辛苦修行,不如於一念間證得無生法忍。』又說:『於當下一念緣起悟入無生,就能超出三乘權巧方便之學。』何況無論三乘或一乘,主要就是在說明『無我、無我所』,而今天往生淨土的人,念佛的我為能生,極樂淨土為所生,自他能所的分別極為清楚,生滅的現象極為明顯,而愛憎取捨的心念又紛亂不止,這些種種的缺失,真是多得無法盡舉。我們看看自古以來弘揚淨土法門的人,必定說:『華開見佛悟無生』,一定要往生淨土見了阿彌陀佛,才能從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,或者阿彌陀佛,教誨他一切法無生的道理,這個時候才能開悟,如此似乎是比較曲折遲緩。

再說華嚴世界毘盧性海所現的法界全身,就如同人身有八萬四千毛孔,而東方的藥師佛、西方的阿彌陀佛,各各在其中的一個毛孔,說法度眾生。假如我們拋棄掌握全身的機會,而入於一個小毛孔,這不但是把大海與水泡本末倒置,又像是蒼蠅不投向廣大的虛空,而猛穿窗紙以求出路,這些比喻大概就是在說這種事吧!先前不才我所寫的書信中所說的:『為適合淨土的人說淨土,為適合華嚴的人說華嚴。』我自認為是不違背諸佛的法門,也是為了尊者您本人的片片真心。而尊者您卻想要牽引我入蓮池苞胎,那就如同古人所說的:『把人捉入迷途中』,以及所謂的拋棄金子而擔取稻草一樣。

尊者您座下的聽者徒眾,從杭州來到蘇州的人,無非津津樂道於九品往生。私下地和他談論,只要一涉及上乘佛法,則駭然心驚、張大眼睛發楞而不知所措,有的更反過來嘲笑上乘佛法,像這種過失,是在弟子們呢?還是在大師您呢?大丈夫的氣勢胸量,應當浩然沖天,以廣度眾生為急務。既然已經捨俗出世了,也開堂授徒了,也敷座弘法了,不但不具有大丈夫的作為氣度,反而只有街坊老齋公、老齋婆的行為舉止,等到突然被伶俐的人問著,被明眼人逼到,不知道是要向虛空北斗中藏身,還是要向鐵圍山裡藏身呢?佛法大事非同小可,希望尊者您重新審慎思量吧!」

蓮池大師又以書信答覆說:『委屈您賜來的書信之中,玄妙的言詞、高超的辯才,深沈廣博層層無窮,實在是令人欣羨之仰慕之。然而我私自以您關愛我至深,而言詞卻太過浪費周章了,如果您想要弘揚禪宗、貶抑淨土,也不必說很多,何不說:『三世諸佛,被我一口吞盡。』既然一佛也不立,哪一個更是阿彌陀!又何不說:『若人識得心,大地無寸土。』既然寸土都沒有了,何處更有極樂世界!只要用這兩句話,那麼你來信的內容就攝無不盡了。如果我現在要一一回答你,恐怕犯了鬥亂諍論的過失;如果不回答,則此於佛法深義大有關係,終究不可以沈默不語,所以膽敢在此約略地陳述之。

你書信說到不了義經典才談說淨土,而以(普賢行願品)、《大乘起信論》當作談淨土的不了義經。《大乘起信論》暫且不說,(普賢行願品)以一品而統攝八十卷《華嚴經》之全部經義。從古至今,誰敢議論其為不了義經典。居士您獨推崇《華嚴經》,而卻排斥(行願品),(行願品)是不了義,那麼《華嚴經》也是不了義了!另外,你來信又說《法華經》授記往生極樂淨土的,是女人修持的因果;那麼,龍女成佛,也只是女人的因果嗎?你又說阿彌陀佛只是十六王子之一;那麼毘盧遮那佛也只是二十重華藏世界的第十三層而已啊!居士您獨尊毘盧遮那,奈何您卻不知毘盧遮那與阿彌陀是平等不二的。

來信又說到《楞嚴經》選取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,而捨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,更貶斥之為無常、生滅。那麼憍陳如尊者體悟『客塵』兩個字,可以說是通達無常而不取無常,並以此契入不生不滅的深義,何以不能入選為圓通法門呢?果真說:『觀音登科中舉,勢至下第落選。』難道你不曾聽說『龍門點額』之比喻(龍門點額是古代傳說,鯉躍龍門,若越過者魚化為龍,若不過者則只是龍門點額,依舊為魚,用以比喻雖是科舉落第的人,未必無有真才實學。),而卻作齊東野人之道聽塗說!

你的來信又說到齊己禪師,將古人勸人念佛的偈頌,逐句的註解其語,古人說:『唯有徑路修行』,則附註說:『依舊打之繞』(依然輪迴打轉)。古人說『但念阿彌陀佛』,則附註說『念得不濟事』(念了也無濟於事)。居士您既然通達禪宗之法,為何不知道這是禪宗祖師當下為人解除執著、捨棄束縛的方便語,如今你卻把它當作真實不變的教法去體會,而死在語言文句之下呢?若是如此,古人有言:『踏在毘盧頂上行』,如此則不但阿彌陀佛無濟於事,毘盧遮那佛也無濟於事。像這樣子的語言,祖師大德的語錄傳記之中,有百千萬億之多。老朽我四十年前,也曾用這些話來逞口舌之快,用之來自豪自己的文章。後來知道慚愧了,從此再也不敢如此去做,到了現在回想起來,仍然感覺到羞愧臉紅耳根發熱呢!又齊己禪師說:『求生西方的人,猶如捨父逃走,流落他鄉,東撞西磕,苦哉阿彌陀佛!」現在我可以回應他說:「如今卻是如子憶母,還歸本鄉,捨東得西,樂哉阿彌陀佛!』居士您且說說看,這句話和齊己禪師所說的相差多少?

又來信說道:『多劫修行,不如一念得無生法忍。』居士已經證得無生法忍了嗎?如果已得,則不應該以念佛的『我』為能生,以『淨土』為所生。何以故,即念佛心即是淨土,誰為能生?即淨土即是自心,誰為所生?不見能生、所生而往生淨土,故終日生而未曾生,這才是所謂真正的無生。如果一定要人不可以往生,然後才稱之為無生,這是斷滅空,不是真正『無生』的旨意啊!來信又認為以『華開見佛,才能夠體悟無生。』則是曲折遲緩。居士您通達禪宗,難道不知從執迷而得開悟,就如同從睡夢中醒過來,又如同蓮華開放。念佛的人,有現生見性的,是蓮華頓時盛開的。有往生後開悟見性的,是蓮華開於比較久遠之後。眾生的根機有利鈍之別,功行也有勤奮與懶惰之分,因此華開有慢有快,怎麼可以一概以為曲折緩慢呢?

又來信把華嚴比喻為人的全身,把西方淨土比喻為毛孔。往生西方的人如同把全身放入毛孔之中,是大海與水泡本末倒置,像這樣子的大小比喻是沒有錯的。但是,居士您既然通達華嚴宗的思想,怎麼只許以小入大,不許由大入小。況且大小相入,正是華嚴十玄門的一玄啊!舉華藏境界不可說不可說無量無盡的世界,而入於極樂淨土的一朵蓮華中,尚且不能盈滿此蓮華一片葉子中一芥子那麼微小的地方,那麼又何妨把全身投入於一毛孔之中呢?

來信又告訴我這個荒山野僧說,只要問到上乘佛法,就駭然心驚張大眼睛發呆。居士您不是說:『適合華嚴的要告訴他華嚴,適合淨土的開示他淨土法門。』如今這些鈍根之輩,正適合求生淨土,你何不給他適應病症的藥,而強要喧擾吵雜他們呢?你又說道,老朽我既然出世修行開堂授徒,不具有大丈夫的作風謀略,而作老齋公老齋婆的行為舉止,一旦被伶俐人問到,被明眼人逼迫到,是要向虛空北斗裡藏身呢?還是要向鐵圍山裡藏身呢?

老朽我從來不敢承擔『出世』之名,自己認為也沒有什麼『大丈夫』的作風謀略,這些姑且放下不談。而居士您把修行淨土的人,貶斥輕視為老齋公老齋婆,那麼就如同古人所說,這不是貶斥愚夫愚婦,而是貶斥文殊、普賢、馬鳴、龍樹等大菩薩啊!豈只是文殊、普賢、馬鳴、龍樹,還有慧遠大師、善導大師、天台智者大師,永明延壽大師等諸菩薩、諸善知識,都是齋公齋婆嗎?劉遺民、白居易、柳宗元、蘇東坡等諸大君子,都是齋公齋婆嗎?就算是齋公齋婆好了,只要是念佛往生者,即得不退轉菩薩之地位,怎麼能夠輕視貶斥呢?況且齋公齋婆,雖然平庸無智低下卑劣,然而卻是很恭敬地遵守戒律規矩,像這樣是正確的,還是愚痴呢?而那些聰明智慧善於言詞辯論的人,喜歡任意狂妄地談論般若,在吃肉吃飽了之後,又來找僧人閒聊禪理的人,真是魔啊!愚人的長處就在於他能安於樸實木訥,我自己曾真心地思惟:我寧願被說是老齋公老齋婆,也不願做老魔民老魔女!

至於所謂的伶俐人、明眼人來問到、逼到,那麼老齋公老齋婆不須高登虛空北斗,也不必遠赴鐵圍山,就只要在伶俐漢的咽喉處安單居住,在明眼人的眼珠裡敷座而坐,何以故?要教他暫時閉住口頭三昧,要他回光返照。居士您推尚華嚴而極力的毀謗淨土,老朽我專修淨土而不斷地讚歎華嚴,如果居士你靜下來的時候,暫且試著去思惟一下,此事為什麼會這樣呢?

又你來信說我勸你求生淨土,就譬如叫你拋棄金子而擔取麻草,是顛倒行事,太過於屈辱居士您了!但是我以為這樣的比喻尚未親切,現在代為作一譬喻:

譬如有一農人,拜訪於大富長者的豪門之前,拿出請帖,想要邀請大富長者到他的田園農舍。旁邊聽到的人都嘲笑他,可是農人卻又重新再次打掃自己門前的小路,準備再去邀請富人前來遊玩。在旁嘲笑這位農夫的人說:『富貴的主人前一次沒有責備你,已經是很幸運了,難道你還要再去邀請一次嗎?』農人回答說:『我看到很多富貴的人家,有的是雖然富有卻沒有仁義;有的是外表富有而實際上是貧窮的;有的是還未富裕就先驕慢了;有的是為富人掌管庫藏財物,而卻自以為是富人。況且像『金谷』這樣美的花園、像『郿塢』這樣巨大的庫藏,於今又在哪裏呢?而我以一介田園農舍的老翁,安享自在太平之樂,因此忘了自己的低下卑賤令人憐憫,而卻去邀請大富長者與我同享田園太平之樂,我現在知道錯了!』於是大家相視大笑而散去。」

蓮池大師平日廣修一切善行,以資助淨土的行業。當時戒壇久已停止而不傳戒,蓮池大師於是令求戒的人,自己具備三衣,在佛前受戒,蓮池大師為之作證明。大師又訂定《水陸儀文》、以及《瑜伽燄口》等儀軌,以救拔幽冥眾生之痛苦。並開設放生池,著作《戒殺文》,因此而受度化的人甚多。

明神宗萬曆四十年(西元一六一二年)六月底,忽然進入城裡,告別弟子們和故舊朋友說:「我將往他處去。」回到山裡之後,設茶點告別大眾,大眾都莫測他的意思。到七月初一的晚上,入法堂說:「明日我就走了!」第二天晚上,入方丈室,示現些微的疾病,閉目靜坐。等到城裡所有的弟子們都來到山上,蓮池大師於是又張開眼睛說:「大眾老實念佛,不可搗亂作怪,莫壞了我的規矩!」然後面向西方稱念佛名而往生,時年八十一歲。(雲棲法彙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 – 往生比丘第三之四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宏,字佛慧,號蓮池,杭州仁和沈氏子也。年十七,補諸生,以學行稱。鄰有老嫗,日課佛名數千。問其故。嫗曰,先夫持佛名,臨終無病,與人一拱而別。故知念佛功德,不可思議。宏自此棲心淨土,書生死事大四字於案頭,以自策。年三十二,出家。謁遍融、笑巖諸大老,參念佛者是誰,有省。隆慶五年,乞食雲棲,見山水幽絕,居焉。山故多虎,為放瑜伽燄口,虎不為患。歲亢旱,居民乞禱雨。曰,吾但知念佛,無他術也。眾固請。乃持木魚出,循田塍行,唱佛名。時雨隨注,如足所及。眾悅,相與庀材造屋。衲子日歸附,遂成叢林。宏主張淨土,痛斥狂禪。著阿彌陀經疏鈔,融會事理,統攝三根,至為淵奧。時有曹魯川者,至書雲棲。略曰,夫釋尊有三藏十二部教,所謂於廣大海,張眾多網。又所謂大小也者。只宜談大以該小,詎可舉一而廢多。比吾黨中有唱為歷劫成聖,必漸無頓之說者。夫漸亦聖說,未嘗不是。而以漸廢頓,左矣。尊者內秘頓圓,而外顯淨土法門。諸佛有然,無足疑者。奈近來聽眾,直欲以彌陀一聖,而盡廢十五王子。以淨土一經,而盡廢三藏十二部。則不佞之所不願聞也。時雖末法,而斯人之機,豈無利鈍。有如釋尊為迦葉,為陳如,其說如此。為善財,為龍女,其說如彼。二十五聖,各証圓通,文殊所稱又如彼。正所謂昨日定,今日不定。又所謂說我是空,且不是空。說我是有,且不是有。此所以為善無常主,活潑潑地,如水上按葫蘆然。倘釘椿守窟,焉利人天。所願尊者,為大眾衍淨教,遇利根指上乘,圓融通達,不滯方隅。俾鵬並適,不亦盡善盡美哉。又佛華嚴,乃無上一乘圓教,如來稱性之極談。尊者乃與彌陀經並稱,已似未妥。因此遂有著論騰之,駕淨土於華嚴之上者,朱紫遞淆之謂何。亦願尊者,為淨土根人說淨土,為華嚴根人說華嚴。毋相誚,亦毋相濫,乃為流通佛乘。乃為五教並陳,三根盡攝。奈之何必刻舟而求劍,且彈雀而走鷂也。宏報書曰,夫華嚴具無量門,求生淨土,華嚴無量門中之一門耳。就時之機,蓋由此一門而入華嚴,非舉此一門而廢華嚴也。來諭謂不肖以彌陀與華嚴並稱,因此遂有著論駕淨土於華嚴之上者,此論誰作乎。華嚴如天子,誰有駕諸侯王大臣百官於天子之上者乎。然不肖亦未嘗並稱也。疏鈔中,特謂華嚴圓極,彌陀經得圓少分,是華嚴之眷屬流類,非並也。又來諭謂宜隨機演教,為宜淨土人說淨土,宜華嚴人說華嚴,此意甚妙。然中有二義。一者,千機並育,乃如來出世事,非不肖所能。故曹溪專直指之禪,豈其不通余教。遠公擅東林之社,亦非止接鈍根。至於雲門、法眼、曹洞、溈仰、臨濟,雖五宗同出一原,而亦授受稍別。門庭施設,理自應爾,無足怪者。況不肖凡品乎。若其妄效古人,昨日定,今日不定。而漫無師承,變亂不一。名曰利人,實誤人矣。何以故,我為法王,於法自在。平民號曰國王,不可不慎也。二者,說華嚴則該淨土,說淨土亦通華嚴。是以說華嚴者自說華嚴,說淨土者自說淨土,固並行而不相悖。今人但知華嚴廣於極樂,而不知彌陀即是遮那也。又龍樹於龍宮誦出華嚴,而願生極樂。普賢為華嚴長子,而願生極樂。文殊與普賢同佐遮那,號華嚴三聖,而願生極樂。咸有明據,皎如日星。居士將提唱華嚴以風四方,而與文殊普賢龍樹違背,此又不肖之所未解也。況方山列十種淨土,極樂雖曰是權。而華嚴權實融通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。故淫房殺地,無非清淨道場,而況七寶莊嚴之極樂乎。婆須無厭,皆是古佛作用,而況萬德具足之彌陀乎。居士遊戲於華嚴無礙門中,而礙淨土,此又不肖之所未解也。不肖與居士同為華藏莫逆良友,而居士不察區區之心。復欲拉居士為蓮胎骨肉弟兄,而望居士之不我外也。魯川復致書曰,諸不了義經論,別行普賢行願品,與起信等論,皆稱說淨土,此豈無因。然華嚴經中,未嘗及之。即方山所列第十淨土更晰也。法華鱗差十六王子,內有彌陀,未嘗定為一尊。其讚持經功德,旁援安樂,實說女人因果。首楞嚴二十五聖証圓通,文殊無所軒輊。但雲方便有多門,又雲順逆皆方便。然繼以遲速不同倫,則於無軒輊中,又未嘗無指歸也者。故要極於普門,而不推詡夫勢至。更加貶剝,曰無常,曰生滅。若夫賢首清涼諸師,亟標小、始、終、頓、圓五教,僉以為允,而未嘗品及淨土。心宗家流,尤所盪掃。如齊己禪師曰,唯有徑路修行,依舊打之繞。但念阿彌陀佛,念得不濟事。又曰,其或準前舍父逃逝,流落他鄉,東撞西磕,苦哉阿彌陀佛。此等語言,或以為苛。然豈無謂,而彼言之,亦必有道矣。所以達者亟道劫辛苦修行,不如一念得無生法忍。又道一念緣起無生,超出三乘權學。況無論三乘一乘,要之無我我所。今之往生淨土者,我為能生,土為所生,自他歷然,生滅宛然,欣厭紛然,所未及悉。顧從來談淨土者,必曰,華開見佛悟無生。蓋必往生而見彌陀,始從觀音,若勢至,抑或彌陀,誨以無生,此時方悟,似為迂遲。再華嚴性海所現全身,如人身中有八萬四千毛孔。東藥師,西彌陀,各各在一毛孔中,說法度生。倘拋撮全身,入一毛孔。不但海漚倒置,而蠅投窗紙,其謂之何。昨不佞手疏所雲,為宜淨土人說淨土,為宜華嚴人說華嚴,自謂不悖諸佛法門,亦是為尊者赤心片片。尊者乃欲攜我入蓮胎,則昔人所雲,捉物入迷津,與夫棄金擔草之謂矣。尊者會下聽眾,自杭過蘇者,罔弗津津九品。間與之言,稍涉上乘,則駭心瞠目,或更笑之。此其過,在弟子耶,在師耶。大丈夫氣宇沖天,度生為急。既出世矣,開堂矣,敷座矣,不具大人作略,只作閭巷老齋公老齋婆舉止。忽被伶俐人問著,明眼人拶著,擬向北鬥裡潛身耶,抑鐵圍山裡潛身耶。佛法大事,非同小可,願尊者重厝意焉。宏又以書復曰,辱惠書,玄詞妙辯,汪﹝+歲﹞層疊,誠羨之仰之。然竊以為愛我深,而詞太費也。果欲揚禪宗,抑淨土,不消多語。曷不曰,三世諸佛,被我一口吞盡。既一佛不立,何人更是彌陀。又曷不曰,若人識得心,大地無寸土。既寸土皆無,何方更有極樂國。只此二語,來諭攝無不盡矣。茲擬一一酬對,則恐犯鬥爭,不對,則大道所關,終不可默,敢略陳之。來諭謂不了義經,乃談說淨土,而以行願品起信論當之。起信且止。行願以一品而攝八十卷之全經,自古及今,誰敢議其不了義者。居士獨尚華嚴,而非行願。行願不了義,則華嚴亦不了義矣。又來諭謂法華記往生淨土,為女人因果。則龍女成佛,亦只是女人因果耶。謂彌陀乃十六王子之一。則毗盧遮那,亦只是二十重華藏之第十三耶。居士獨尊毗盧,奈何毗盧與彌陀等也。又來諭謂楞嚴取觀音,遺勢至,復貶為無常生滅。則陳如悟客塵二字,可謂達無常,契不生滅矣,何不入圓通之選。誠曰觀音登科,勢至下第。豈不聞龍門點額之喻,為齊東野人之語耶。又來諭謂齊己禪師,將古人念佛偈,逐句著語。其曰唯有徑路修行,則著雲依舊打之繞。其曰但念阿彌陀佛,則著雲念得不濟事。居士達禪宗,何不知此是宗師家直下為人解黏去縛,乃作實法會,而死在句下耶。果爾,古人有言蹋毗盧頂上行,則不但彌陀不濟事,毗盧亦不濟事耶。此等語言,語錄傳記中,百千萬億。老朽四十年前,亦曾用以快其唇吻,雄其筆。後知慚愧,不敢復然,至於今,猶赧赧也。又齊己謂求西方者,舍父逃逝,流落他鄉,東撞西磕,苦哉阿彌陀佛。往應之曰,即今卻是如子憶母,還歸本鄉,舍東得西,樂哉阿彌陀佛。且道此語,與齊己所說,相去多少。又來諭謂多劫修行,不如一念得無生法忍。居士已得無生法忍否。如得,則不應以我為能生,以土為所生。何則,即心是土,誰為能生。即土是心,誰為所生。不見能生所生而往生,故終日生,而未嘗生也,乃所以為真無生也。必不許生,而後謂之無生,是斷滅空也,非無生之旨也。又來諭以華開見佛,方悟無生,則為迂遲。居士達禪宗,豈不知從迷得悟,如睡夢覺,如蓮華開。念佛人,有現生見性者,是華開頃刻也。有生後見性者,是華開久遠也。機有利鈍,功有勤惰,故華開有遲速,安得概以為迂遲耶。又來諭喻華藏以全身,喻西方以毛孔,生西方者如撮全身入毛孔,為海漚倒置。夫大小之喻,則然矣。第居士通華嚴宗,奈何止許小入大,不許大入小。且大小相入,特華嚴十玄門之一玄耳。舉華藏不可說不可說無盡世界,而入極樂國一蓮華中,尚不盈華之一葉,葉之一芥子地,則何傷於全身之入毛孔也。又來諭謂荒山僧,但問以上乘,便駭心瞠目。居士向謂宜華嚴者語以華嚴,宜淨土者語以淨土。今此鈍根輩,正宜淨土,何為不與應病之藥,而強聒之耶。又來諭謂老朽既出世開堂,不具大人作略,而作老齋公齋婆舉止。被伶俐人問著,明眼人拶著,向北鬥裡潛身耶,鐵圍裡潛身耶。老朽曾不敢當出世之名,自應無有大人之略,姑置弗論。而以修淨土者,鄙之齋公齋婆。則古人所謂非鄙愚夫愚婦,是鄙文殊、普賢、馬鳴、龍樹也。豈獨文殊普賢馬鳴龍樹,凡遠公、善導、天台、永明等諸菩薩,諸善知識,悉齋公齋婆耶。劉遺民、白少傅、柳柳州、蘇長公等諸大君子,悉齋公齋婆耶。就令齋公齋婆,但念佛往生者,即得不退轉地,亦安可鄙耶。且齋公齋婆,庸呆下劣,而謹守規模者,是也,愚也。若夫聰明才辯,妄談般若,吃得肉已飽,來尋僧說禪者,魔也。愚貴安愚,吾誠自揣矣。寧為老齋公老齋婆,無為老魔民老魔女也。至於所稱伶俐人明眼人者,來問著拶著,則彼齋公齋婆,不須高登北鬥,遠覓鐵圍,只就伶俐漢嚥喉處安單,明眼人瞳子上敷座。何以故,且教伊暫閉口頭三昧,回光返照故。抑居士尚華嚴而力詆淨土,老朽業淨土而極讚華嚴。居士靜中試一思之,是果何為而然乎。又來諭謂勸己求生淨土,喻如棄金擔麻,是顛倒行事,大相屈辱也。但此喻尚未親切。今代作一喻,如農人投刺於大富長者之門,延之入彼田舍,聞者皆笑之。農人更掃徑,謀重請焉。笑之者曰,主人向者不汝責,幸矣,欲為馮婦乎。農人曰,吾見諸富室,有為富而不仁者,有外富而中貧者,有未富而先驕者,有典庫於富人之門,而自以為富者。且金谷塢,於今安在哉。而吾以田舍翁,享太平之樂,故忘己卑賤憐而為此。今知過矣。於是相與大笑散去。宏居常廣修眾善,以資淨業。時戒壇久禁不行,宏令求戒者,具三衣,於佛前受之,為作証明。又定水陸儀文,及瑜伽燄口,以拯幽冥之苦。開放生池,著戒殺文,從而化者甚眾。萬歷四十年六月杪,忽入城,別諸弟子及故舊,曰,吾將他往。還山,設茶別眾,眾莫測。至七月朔晚,入堂,曰,明日吾行矣。次夕,入丈室,示微疾,瞑目坐。城中諸弟子畢至,復開目雲,大眾老實念佛,莫捏怪,莫壞我規矩。向西稱佛名而逝,年八十一。(雲棲法匯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相關文�

淨宗七祖省常大師

淨宗祖師 » 淨宗七祖省常大師 – 宋 省常(蓮宗七祖)

淨宗七祖省常大師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

省常。字造微,俗姓顏,浙江錢塘人。七歲時出家,十七歲受具足戒。宋太宗淳化年間(西元九九○~九九四),住在南昭慶寺,由於仰慕廬山遠公的風範,因此計劃結集蓮社,刻阿彌陀佛像,後來由於刺血書寫《華嚴經》(淨行品),因此把蓮社改稱為淨行社。士大夫讀書人參與盛會的有一百二十人,都稱為淨行弟子,以文正公王旦為居士之首,而比丘眾則達到千人之多。宋真宗天禧四年(西元一○二○年)正月十二日,省常端身正坐而念佛。念佛不久,忽然大聲地說:「佛來也!」然後安祥往生,此時大眾都見到大地變成黃金色,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才消失。時年六十二歲。(佛祖統紀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 – 往生比丘第三之二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省常,字造微,姓顏,錢塘人。七歲出家。十七受具戒。宋淳化中,住南昭慶,慕廬山之風,謀結蓮社。刻無量壽佛像,刺血書華嚴淨行品,於是易蓮社為淨行社。士夫與會者,一百二十人,皆稱淨行弟子,王文正公旦為之首。比丘及千人焉。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,常端坐念佛。有頃,厲聲唱曰,佛來也,泊然而化。眾見地色皆金,移時方隱,年六十二。(佛祖統紀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相關文章

淨宗六祖延壽大師

淨宗祖師 » 淨宗六祖延壽大師 – 宋 延壽(蓮宗六祖)

淨宗六祖延壽大師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

延壽。字沖玄,浙江錢塘王姓人家的子弟。年少時即在家誦《法華經》,錢文穆王年間,主持稅務的工作,常常用官方的錢來買動物放生,因此被判死罪,牽引前往市街大道準備處刑。錢文穆王派人暗中窺視他的行為,只見他臉色安然自如毫無改變,因此下令無罪釋放。然後延壽就往四明山依止翠巖禪師出家。後來又參訪天台山德韶國師,發明心性法要。

延壽曾經在國清寺修行法華懺法,在禪定觀想中,見到觀世音菩薩,以甘露灌入他的口中,自此以後獲得無礙的廣大辯才。後來因為自己終身的願望歸宿尚未決定,因此到智者禪院,作了兩個籤,一個是一心修禪定,另一個是廣修萬行莊嚴淨土。然後寂靜心思專注祈禱,七次抓取都得到淨土籤,於是一心一意地專修淨土。

宋太祖建隆二年(西元九六一年),忠懿王迎請延壽前往永明寺居住,並賜號『智覺禪師』。延壽每日訂功課一百零八種,夜裡則到別的山嶺去經行念佛,在附近的人常常聽到螺貝天樂的聲音。一生誦《法華經》,總共有一萬三千部。居住永明寺達十五年之久,弟子一千七百人,時常與大眾授菩薩大戒、施食給鬼神飲食、並以錢贖取性命來放生,這些種種善行都迴向往生極樂淨土。著作有《宗鏡錄》一百卷,會通天台、華嚴、唯識等各宗學說的異同,又著作有《萬善同歸集》,此集之中指引歸向淨土的地方,最為明確和重要,其大略如下:

問:「唯心淨土,本來是周遍十方法界的,怎麼可以只是依託心念於淨土蓮臺,寄歸形體於極樂世界,而生起取捨分別的念頭,這樣怎麼能夠達到無生的境界呢?欣喜厭離的這種愛憎情感生起,怎麼能成就平等的法界呢?」

答:「唯心淨土的境界,是要徹悟了解心性的人才能達到,《如來不思議境界經》說:三世一切諸佛,都是悟到一切法唯心所造,才能隨順無生法忍。有的菩薩證入初地,即迅速地捨身命而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。由此可知徹底了悟真心的人才能夠達到唯心淨土,而執著境界的眾生,只能墮在他心所攀緣的境界。只有能究竟明白因緣果報而沒有絲毫差錯的人,才能透徹了解心外無有一法可得。另外,關於平等法界不二法門,一切法無生的究竟了義,雖然仰仗佛陀的開示教化而生起信念。但是無奈眾生修行的力量尚未充足,觀照的力量淺薄、內心散亂浮動;再加上外在的境界強大、自身的習氣又重,必須要往生佛國淨土,仰仗佛菩薩及外在境界的殊勝因緣,自心的忍力定力才容易成就,才能儘速地修行菩薩道。

《淨土十疑論》說:有智慧的人內心強烈地想要求生淨土,以便能夠證悟往生之事了不可得,如此才是真正體悟了無生的道理。這就是所謂的,心清淨故國土清淨。愚痴的人被『生』這件事所繫縛,聽到人家說往生,就真的當作生來理解;聽到人家說無生,就真的當作無生來體會。卻不知道生即無生,無生即是生。若是不能透徹通達這個道理,彼此隨意交互地爭是說非,這就是誹謗佛法的邪見人啊!」

問:「心外無有一法可得,佛亦無有去來之相,那裡有見佛以及佛來迎接的這件事?」

答:「一切法唯心而又一心念佛,從唯心的角度來看,心是周遍收攝一切萬法的,既然了解一切的境界唯是心的作用,了知所有的心念無非是佛,因此隨著眾生憶佛念佛的當下,就無不是佛了!《般舟三昧經》說:就如同有人夢到七寶財物,或與親屬相聚而感到歡喜,夢醒之後追尋回憶,不知這些都到那裡去了,真是了不可得,我們應當以如此的理解體悟去稱念佛名。(換言之,眾生在迷時雖然也念佛,也求往生,但一旦往生開悟之後,念佛、往生都不可得,念佛、往生本來就是自心中的事。)

這段經文是比喻一切唯心所作,就在一切『有』的當下本來即是『空』,因此沒有捨報往生去來之事。又因為一切法如夢幻而非實在,則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兩者自然就遺忘而不執著。然而也不是沒有如夢似幻的相貌存在,如此則不會斷滅能念之心與所念的佛。『空』、『有』本來就圓融無礙,所以在本來就無去無來之中,不妨普遍地令眾人見到阿彌陀佛去來之相。因為見即無見,本來就恆常契合於中道。因此佛實在不曾來接引,眾生也不能去往生,一切的感應道交,無非都是自心的顯露發現。就如同造罪的眾生,自己感報地獄的惡相一樣。

《唯識二十頌》說:『一切法就如同地獄一樣,地獄的眾生都同時見到獄卒刑具等,而又能來作逼害折磨他們的事。』(實則地獄是如幻不實、唯心所造的。)所以這種種苦痛的事,都是罪人們造惡業的心所顯現的,並沒有自心外實在的銅狗鐵蛇等事物。世間種種一切的萬事萬物,也都是如此的。然而這種『毘盧遮那佛』的唯心淨土,雖然沒有局限東方、西方而遍一切處,但是這個只有正見悟解清楚明白、習氣業障都已消除、理事相融圓滿無礙、親自證入無生境界的人,才可以體悟、才可以說唯心淨土。而那些初發心的人,怎麼可以隨便仿效而說不必念佛、不用求生淨土呢?」

問:「《觀無量壽佛經》分明所說的十六種觀想法門,都是收攝心念修習禪定,觀想阿彌陀佛的相好莊嚴,觀想得詳細明了圓滿光明,才可以往生淨土,如何以散亂心念佛也可以往生呢?」

答:「九品往生的經文顯示,往生的品位各有高低差別。不論上品、下品,統攝而言,不出以兩種心而得以往生,一個是『定心』,譬如修習禪定觀想,則能上品往生。第二是『專心』,只念阿彌陀佛的名號,以一切的善行資助熏習,回向發願往生淨土,可以成就末後中下二品,但仍須要一生一世全身歸命,盡此一報身精進修行。坐臥之間,要時常面向西方。每當經行禮拜之際、念佛發願之時,都要懇切勤苦誠心仰望,沒有其他的雜念。就如同墮入地獄遭受刑罰,好像在痛苦的監牢、或被怨家惡賊所打殺、被水火逼迫性命,這時候只有一心一意尋求救拔,期願能夠早點脫離苦輪。並希望能夠儘速證得無生法忍,廣大周遍地度化一切眾生,承繼弘揚佛法僧三寶,誓願報答四種重恩,如果能夠如此至誠恭敬,那麼他念佛往生的功業,必定不會虛妄而無所得。

但是如果,言語與行為不相應,信心之力輕微薄弱,不但沒有念念相續的清淨心,反而生起數數間斷的妄念。依靠這種懈怠的修行工夫,臨終時想要往生淨土,只恐怕被業障牽引,同時也很難遇到善友的開示助念。那麼臨終時四大分離風火逼迫、身心熱惱痛苦不堪,正念就沒有辦法成就。何以故?我們如今的心念是因,臨終時的反應是果,必須要因地實在,果報才不會虛妄。就如同音聲和合回響才會平順,形體挺直影子才會端正。如果想要臨命終時,十念就可以成就往生,那麼只要預先籌辦資糧找對渡口,合集一切的善行功德,回向臨命終時,念念真實而不虛妄,那麼往生淨土之事是不用疑慮的。

凡是善惡這兩件事、苦樂兩種果報,都是身口意三業所造成的,是由四緣所生、六因所成、五種業果所收攝。若一念心起瞋恚邪淫,即是地獄業;若一念慳貪不捨,即是餓鬼業;一念愚痴昏昧障蔽智慧,即是畜生業;一念我慢貢高,即是阿修羅業;一念堅持五戒的心,即是人道的業;一念精進修行十善的心,即是天道的業;證悟人空,即是聲聞業;知一切法因緣所生本無自性而斷離緣起,即是緣覺業;六度萬行一起修習,即是菩薩業;大慈大悲清淨平等,即是佛業。

如果心念清淨,則感得香華蓮臺七寶行樹、清淨國土而化生,內心染著塵垢,則高山丘陵坑洞坎坷,在濁惡的穢土而受生粗惡的形體。這些都是以目前相同的果報身,藉著心念的不一而感得不同的增上之緣。由此可知,一切諸法如果離開我們的自心根原,更沒有其他的體性可說。若是想要得到清淨的果報,只有修行清淨的因行。例如水的性質自然趨向下方而流動,火的特徵自然地向上而飛騰,這是由於形勢運數本來就是如此,又有什麼可懷疑的呢?」

永明延壽大師又曾經作四料簡說:「如果有禪而沒有淨土,十個修行有九個差錯蹉跎於道路上,中陰的境界如果現前,一轉眼的時間就隨業力而去生死流轉。假使沒有禪而仍然有淨土,那麼萬人修行萬人都可以往生,只要見到了阿彌陀佛,又何必憂愁不會開悟呢?若是有禪又有淨土,猶如戴著雙角的老虎,現世可以為人天的師範,來世速得成佛作祖。如果沒有禪也沒有淨土,恐怕將來見到的就是地獄的鐵床銅柱,萬劫與千生長久的時間,沒有人可以依靠幫助。」

宋太祖開寶八年(西元九七五年)二月二十六日,早晨起來之後,焚香告別大眾,然後趺坐而往生,時年七十二歲。後來有一位僧人從江西臨川縣來,經年累月地繞行永明延壽大師的舍利塔,人家問他為什麼緣故?他說:「我曾經生病入於幽冥界,見到殿堂的左邊供奉一個僧人的形像,閻王精勤恭敬地禮拜,因此向人詢問閻王所拜的是什麼人?回答說是杭州的永明延壽禪師,大師已經直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上品了。閻王尊重他的德行,因此禮拜恭敬他。」(樂邦文類。萬善同歸集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 – 往生比丘第三之二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延壽,字沖玄,錢塘王氏子也。少誦法華。錢文穆王時,知稅務,多用官錢買放生命,罪當死。引赴市曹,王使人之,色不變,命釋之,投四明翠巖禪師出家。復參天台韶國師,發明心要。嘗於國清寺行法華懺,禪觀中,見觀音菩薩,以甘露灌其口,因是獲大辯才。以宿願未決,登智者禪院,作二鬮,一曰一心禪定,一曰萬行莊嚴淨土。冥心精禱,七拈皆得淨土鬮,於是一意修淨業。建隆二年,忠懿王,請住永明寺,賜號智覺禪師。日課一百八事。夜往別峰,行道念佛,旁人時聞螺貝天樂之音。誦法華經,積一萬三千部。居永明十五年,弟子一千七百人。常與眾授菩薩戒,施鬼神食,買贖生命,皆以回向淨土。著宗鏡錄一百卷,會天台賢首慈恩異同之旨。又著萬善同歸集,集中指歸淨土處,最為切要。其略曰,問,唯心淨土,周遍十方,何得托質蓮台,寄形安養,而興取舍之念,豈達無生之門。忻厭情生,何成平等。答,唯心淨土者,了心方生。如來不思議境界經雲,三世一切諸佛,皆唯心量,得隨順忍。或入初地,舍身速生極樂佛土。故知識心方生唯心淨土,著境只墮所緣境中。既明因果無差,乃知心外無法。又平等之門,無生之旨,雖即仰教生信,其奈力量未充,觀淺心浮,境強習重,須生佛國,以仗勝緣,忍力易成,速行菩薩道。十疑論雲,智者熾然求生淨土,達生體不可得,即是真無生。此謂心淨故,即佛土淨。愚者為生所縛,聞生即作生解,聞無生即作無生解。不知生即無生,無生即生。不達此理,橫相是非,此是謗法邪見人也。問,心外無法,佛不去來,何有見佛及來迎之事。答,唯心念佛,以唯心觀,遍該萬法。既了境唯心,了心即佛,故隨所念,無非佛矣。般舟經雲,如人夢見七寶,親屬歡喜。覺已追念,不知在何處,如是念佛。此喻唯心所作,即有而空,故無來去。又如幻非實,則心佛兩忘。而不無幻相,則不壞心佛。空有無礙,即無去來,不妨普見。見即無見,常契中道。是以佛實不來,心亦不去,感應道交,唯心自見。如造罪眾生,感地獄相。唯識論雲,一切如地獄,同見獄卒等,能為逼害事。故皆是罪人惡業心現,並無心外實銅狗鐵蛇等事。世間一切事法,亦復如是。然彼遮那佛土,匪局東西。若正解了然,習累俱殄,理量雙備,親証無生者,則可。初心之人,何可妄效。問,觀經明十六觀門,皆是攝心修定,觀佛相好,諦了圓明,方階淨域,如何散心而能化往。答,九品經文,自有升降。上下該攝,不出二心。一定心,如修習定觀,上品往生。二專心,但念名號,眾善資熏,回向發願,得成末品。仍須一生歸命,盡報精修。坐臥之間,常面西向。當行道禮敬之際,念佛發願之時,懇苦翹誠,無諸異念。如就刑獄,若在狴牢,怨賊所追,水火所逼,一心求救,願脫苦輪。速証無生,廣度含識,紹隆三寶,誓報四恩。如斯志誠,必不虛棄。如或言行不稱,信力輕微,無念念相續之心,有數數間斷之意。恃此懈怠,臨終望生,但為業障所牽,恐難值其善友。風火逼迫,正念不成。何以故,如今是因,臨終是果,應須因實,果則不虛。聲和則響順,形直則影端也。如要臨終十念成就,但預辦津樑,合集功德。回向此時,念念不虧,即無慮矣。夫善惡二輪,苦樂二報,皆三業所造,四緣所生,六因所成,五果所攝。若一念心恚邪淫,即地獄業。慳貪不舍,即餓鬼業。愚痴暗蔽,即畜生業。我慢貢高,即修羅業。堅持五戒,即人業。精修十善,即天業。証悟人空,即聲聞業。知緣性離,即緣覺業。六度齊修,即菩薩業。真慈平等,即佛業。若心淨,即香台寶樹,淨剎化生。心垢,則丘陵坑坎,穢土稟質。皆是等倫之果,能感增上之緣。是以離自心原,更無別體。欲得淨果,但行淨因。如水性趨下,火性騰上,勢數如是,何足疑焉。又嘗作四料簡雲,有禪無淨土,十人九蹉路,陰境若現前,瞥爾隨他去。無禪有淨土,萬修萬人去,但得見彌陀,何愁不開悟。有禪有淨土,猶如戴角虎,現世為人師,來生作佛祖。無禪無淨土,鐵床並銅柱,萬劫與千生,沒個人依怙。開寶八年二月二十六日,晨起,焚香告眾,趺坐而化,年七十二。後有僧來自臨川,經年繞其塔。人問故。曰,我病入冥,見殿左供一僧像,王勤致禮拜。因詢其人,曰,杭州永明壽禪師也。已往生西方上上品矣。王重其德,故禮敬耳。(樂邦文類,萬善同歸集。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相關文章

淨宗五祖少康大師

淨宗祖師 » 淨宗五祖少康大師 – 唐 少康(蓮宗五祖)

淨宗五祖少康大師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

少康。俗姓周,浙江縉雲仙都山人。生下來之後就不言不語,七歲時,到靈山寺禮佛,母親問他說這是誰啊?少康忽然開口說:「釋迦牟尼佛。」父母因此讓他去出家。年十五歲時,即已經能夠通達五部經典。唐德宗貞元初年(西元七八五年),到了洛陽白馬寺,看到大殿中的文字放出光明,仔細探究一看,原來是善導大師的西方化導文。少康因此祈願說:「我如果和淨土有緣,應當使這篇文章再度現出光明。」說完之後,光明又再次閃爍起來,光中隱隱約約有菩薩的形像。少康因此說:「再巨大的劫石都可以磨滅,而我願生西方淨土的心,永遠不會再改變了。」少康於是前往長安的光明寺,到保存善導大師肖像的紀念堂瞻仰禮拜,忽然見到善導大師真實的身像升在虛空當中,告訴少康說:「你依照我的教法,普遍地教化一切有情,等到他日淨土功業成就時,必定可以得生極樂世界。」

後來少康向南到了湖北江陵的時候,遇到一位法師,跟他說:「你如果要化度眾生,應當到新定去(今浙江遂安縣西),你的因緣在那裡。」說完之後就消失不見。少康因此就前往新定。少康把他所化緣的金錢,用來誘導小孩子念佛,念佛一聲,就給一錢。如此經過一年多,無論男女老少凡是見到少康的人,都會念阿彌陀佛。念佛的音聲,充滿於新定的街道。

少康於是在烏龍山建立淨土道場,建築三層的壇場。凡是遇到齋日,善男信女全部都來道場共修,每一次約有三千多人。每當少康升座,高聲念佛,眾人則一起跟著念佛唱和。少康每念一聲佛號,大眾就看到一尊佛從少康的口中出來,念十聲,則有十尊佛如同念珠般連貫地從口中出來。少康並開示大眾說:「你們凡是有見到佛的,必定可以往生淨土。」大眾聽了都非常歡喜欣慰。

唐德宗貞元二十一年(西元八○五年)十月,少康囑咐僧俗二眾弟子說:「大家應當對淨土法門,生起增上精進好樂喜悅的心,而於污穢的娑婆世界,生起厭惡出離想要解脫的心,你們現在見到我放光明的,乃是真正我的弟子。」說完後就放出幾道奇異的光芒,接著即安然地往生。由於弟子們為他建塔於臺巖,因此又號為『臺巖法師』。(宋高僧傳。樂邦文類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 (繁體) (简体) – 往生比丘第三之二》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少康,姓周,縉雲仙都山人。生而不言,七歲,入靈山寺禮佛,母問識否。忽發言曰,釋迦牟尼佛。父母遂舍之出家。年十五,能通五部經。貞元初,詣洛陽白馬寺,見殿中文字放光。探之,則善導和尚西方化導文也。康祝曰,若於淨土有緣,當使此文再現光明。言已,光復閃爍,光中隱隱有化菩薩。康曰,劫石可磨,我願無易矣。遂之長安光明寺,善導和尚影堂瞻禮。忽見導真像升空,謂曰,汝依吾教,廣化有情,他日功成,必生安養。南至江陵,遇一法師,謂曰,汝欲化人,當往新定,緣在於彼。言訖,不見。乃適新定,乞錢,誘小兒念佛。念佛一聲,即與一錢。如是年余,凡男女少長見康者,皆雲阿彌陀佛。念佛之聲,盈於道路。遂於烏龍山建淨土道場,築壇三級。每遇齋日,善信畢集,所化三千許人。每升座,高聲唱佛,眾共和之。康一唱佛,眾見一佛從其口出。十聲,則有十佛,若貫珠焉。康謂眾曰,汝見佛者,必得往生。眾皆欣慰。二十一年十月,囑道俗曰,當於淨土,起增進心,於閻浮提,起厭離心。汝曹此時見我光明,真我弟子。遂放異光數道,寂然而逝。塔於台巖,號台巖法師。(宋高僧傳,樂邦文類。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相關文章

淨宗四祖法照大師

淨宗祖師 » 淨宗四祖法照大師 – 唐 法照(蓮宗四祖)

淨宗四祖法照大師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

法照。不知道是什麼身世來歷的人,唐代宗大曆二年(西元七六七年),居住在衡州(今湖南衡陽)的雲峰寺,精勤修行從不懈怠。有一天於齋堂用飯時,在盛著粥的缽內,看到五色的祥瑞雲彩,雲層裡現出山林寺院,寺院的東北方有一座山,山下有溪澗,而在澗水的北邊則有一道石門,石門裡面還有一座寺院,它的匾額題著:『大聖竹林寺』。又有一天,再次地於缽中看到雲層中有幾個寺院,其內有池水高臺宮殿樓閣,數以萬計的菩薩眾,間雜地居住在其中。法照將他所見的境界請教一些善知識,有一個僧人說:「諸佛菩薩聖人們的神妙變化,是不可以凡夫的情見來推測的。但是如果只就山川的地理形勢而論,這個地方應當是五臺山。」

大曆四年(西元七六九年),法照在本郡的湖東寺,開設五會念佛道場,感應了祥瑞的雲彩覆滿天空,雲層中現出莊嚴的樓閣,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及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,西方三聖的身像遍滿虛空。衡州全城的民眾看到之後,都燒香注視禮拜,過了很久才消失。又有一天,法照遇到一位老人跟他說:「你曾經發願要往五臺山金色世界,禮拜朝見文殊師利菩薩,現在為什麼停止不前呢?」說完之後就不見了。法照於是和幾位志同道合的人,遠赴五臺山。

大曆五年(西元七七○年)四月六日,法照等一行人,到達五臺縣的佛光寺。就在那天夜裡四更(凌晨一~三點),法照遠遠地望見一道奇異的光芒照在自己的身體,因此向前接近跟隨而去。走了五十里,見到一座山,山下有溪澗,澗水北邊有一道石門。看到兩位童子,自稱是善財和難陀,他們引導法照到一座寺院,匾額寫著:『大聖竹林寺』,就如同過去在缽裡看到的一樣。此處黃金為地七寶行樹,以眾寶來莊嚴整個寺院。法照於是進入寺院,登上講堂,見到文殊菩薩在西邊,普賢菩薩在東邊,各自坐在師子座上,有數以萬計的菩薩眾圍繞在旁,文殊、普賢則為圍繞在旁的大眾說法。法照於是向前問訊頂禮,然後問說:「末法時代的凡夫眾生,距離世尊在世的時間已經很遙遠了,知識淺薄根器陋劣,業障煩惱尤其深重,本來具足的清淨佛性無法顯露出來。而佛法又浩瀚廣大無量無邊,不知道要修什麼法門,才最容易得到佛法的心要?」

文殊師利菩薩告訴法照說:「你現在修習的念佛法門,正是最適合這個末法時代的。在一切的修行法門中,再也沒有勝過念佛和供養三寶的了,如果能夠這樣做,就能快速圓滿地福慧雙修。此念佛和供養三寶兩種法門,最為勝善和重要。我文殊師利在過去劫中,因觀想佛的緣故、因為念佛的緣故、並且由於供養三寶的緣故,得到如來的一切種智。所以你應當要知道,一切諸法、般若波羅蜜,以及甚深禪定,乃至十方諸佛,都是從憶佛念佛而生,因此可知念佛法門,是一切法門之王。」

法照又問:「那麼應該要如何念呢?」文殊師利菩薩回答說:「在此娑婆世界的西方,有阿彌陀佛,彼佛所發的願力不可思議,你應當要淨念相繼,不要令它間斷,臨命終後,決定往生極樂世界,永遠住於不退轉之地。」說完之後,文殊,普賢兩位大聖,同時伸出金色的手臂,撫摩法照的頭頂說:「你因為念佛的緣故,不久之後就可以證得無上正等菩提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,期願能夠儘速成佛,再也沒有比念佛更好的了。只要一心念佛,就能夠快速地證得無上菩提。」法照聽完之後歡喜踴躍頂禮菩薩,然後告辭退出講堂。兩位童子將他送出寺院。才一抬頭,整個寺院突然消失不知所在,法照因此在當處堆積石頭,以標記它的處所。

到了四月十三日,法照和五十幾位僧人,一同前往五臺山的金剛窟,虔誠恭敬地禮拜三十五佛洪名,法照才禮拜了十拜,忽然看到整個地方變得廣大遼闊莊嚴潔淨,其中有由清淨琉璃所建造的宮殿,文殊、普賢兩位大聖,都在裡面。後來法照又獨自一個人到金剛窟,希望能夠再次見到文殊師利菩薩,因此全身撲倒在地恭敬地頂禮懇求。突然看到一個清淨的僧人叫佛陀波利,引導他進入一座寺院,門口的匾額題為:『金剛般若寺』,整個寺院都以奇異的珍寶莊嚴而成,清淨光明閃耀亮麗。

法照雖然一再地親身經歷不可思議的祥瑞感應,但是從來沒有告訴別人。就在同一年(即西元七七○年)的十二月,於華嚴寺進入念佛道場,斷絕飲食訂定日期,誓死往生極樂淨土,到了第七日的初夜,法照正在念佛時,見到一位清淨的僧人進入道場,告訴他說:「你所見到五臺山文殊師利菩薩金色世界的殊勝境界,怎麼不宏傳顯示給世間人知道呢?」說完之後就不見了,法照當時心裡覺得非常奇異。第二天,又見到那位清淨僧,依然如昨天那樣說。法照於是回答:「我並非敢於隱藏文殊大聖不可思議的境界,只是恐怕令凡夫產生疑心而起毀謗。」那位清淨僧說:「大聖文殊師利菩薩,現在居止於五臺山,尚且都要招人毀謗,你又有什麼好自我愛惜、有什麼放不下的呢?只要把你所見到的境界,普遍地告知天下的眾生,使得凡是見聞的人,皆發菩提心,就如同塗毒鼓一樣能普遍地作為影響眾生的因緣 (指凡有見聞者皆發菩提心)。」法照因此回憶他所見所聞的境界,並記錄下來流傳於世間。

第二年(西元七七一年),江東的釋慧從,與華嚴寺的一些僧人,隨同法照來到金剛窟,以及在大聖竹林寺立下石頭標記的地方,瞻仰過去的遺跡。來到這個地方之後,正當大眾內心悲喜交集之時,忽然聽到一陣鐘聲,它的音聲優雅響亮,音節段落清晰分明,眾人愈加感到驚喜和怪異,才知道法照所見所聞的境界,的確是真實不虛的,因此將此事書寫記錄於金剛窟的牆壁上,普願見聞的人,都能一同發起無上菩提心。後來又在化現題名『大聖竹林寺』匾額的地方,建立一小區的寺院,仍然稱為竹林寺。

自此以後,法照於是專志念佛,日夜精進從不間斷休息,有一天忽然又見到僧人佛陀波利告訴他說:「你極樂世界的蓮華已經成就了,再過三年蓮華就會開放。」等到三年的時間一到,法照告訴大眾說:「我要走了。」然後端坐往生。又有人說:法照曾經在山西并州舉行五會念佛,唐德宗時,皇帝詔他入京城,請他教導皇宮裡的宮人念佛,也有五會之多,因此號稱為『五會法師』。(宋高僧傳。樂邦文類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 (繁體) (简体) – 往生比丘第三之二》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法照,不知何許人也。大歷二年,居衡州雲峰寺,勤修不懈。一日,於僧堂粥砵中,睹五色祥雲,雲內現山寺,寺東北有山,山下有澗,澗北有石門,門內復有一寺,榜曰,大聖竹林寺。他日,復於砵中見雲中數寺,池台樓觀,萬菩薩眾,雜處其中。以所見問知識。有一僧曰,聖神變化,不可情測。若論山川勢面,乃五台也。四年,照於郡之湖東寺,開五會念佛道場。感祥雲彌覆,雲中現樓閣,阿彌陀佛,及二菩薩,身滿虛空。衡州舉郭,咸焚香瞻禮,良久方滅。照復遇一老人,謂曰,汝曾發願往金色世界,禮覲大聖,今何輒止。言訖,不見。照遂與同志數人,遠詣五台。五年四月六日,至五台縣佛光寺。其夕四更,遙見異光照身。即之,行五十裡,得一山。山下有澗,澗北有一石門。見二童子,自稱善財難陀。引至一寺,榜曰,大聖竹林寺,如砵中所見。金地寶樹,以為莊嚴。入寺,登講堂,見文殊在西,普賢在東,各據師子座,萬眾圍繞,而為說法。照作禮,問曰,末代凡夫,去聖時遠,知識隘劣,障垢尤深,佛性無由顯現。佛法浩瀚,未審修何法門,最為其要。文殊告曰,汝今念佛,今正是時。諸修行門,無過念佛,供養三寶,福慧雙修。此之二門,最為善要。我於過去劫中,因觀佛故,因念佛故,因供養故,得一切種智。是故一切諸法,般若波羅蜜,甚深禪定,乃至諸佛,皆從念佛而生。故知念佛,諸法之王。照問,當雲何念。文殊言,此世界西,有阿彌陀佛,彼佛願力不可思議。汝當繼念,令無間斷。命終,決定往生,永不退轉。語已,二大聖同舒金臂,摩照頂曰,汝以念佛故,不久証無上正等菩提。若善男女等,願疾成佛者,無過念佛,則能速証無上菩提。照歡喜作禮,辭而退。二童子送出寺門。舉頭,忽失所在,乃立石標記其處。至四月十三日,照與五十余僧,同往金剛窟,虔心禮三十五佛名。照禮才十遍,忽見其處,廣大嚴淨,琉璃宮殿,文殊普賢,俱在一處。復獨詣金剛窟所,願見大聖,以身撲地。見梵僧佛陀波利,引入一院,額曰金剛般若寺,異寶莊嚴,光明閃爍。照雖歷睹靈異,而未語人也。是年十二月,於華嚴寺,入念佛道場。絕粒要期,誓生淨土。至七日初夜,正念佛時,見一梵僧入,謂曰,汝所見台山境界,胡不傳示世人,言畢不見。照心異之。翌日,又見梵僧語如前。照曰,非敢秘密聖道,恐生疑謗耳。僧曰,大聖文殊,現在此山,尚招人謗,汝何惜焉。但以所見境界,普告眾生,使見聞者,發菩提心,作毒鼓緣耳。照遂憶所見,錄以傳世。明年,江東釋慧從,與華嚴寺諸僧,隨照至金剛窟,及立石標記處,瞻仰舊跡。大眾悲喜未已,忽聞鐘聲,其音雅亮,節解分明。眾癒驚異,知照所見不虛。因書於屋壁,願見聞者,共發勝心。後於化竹林寺題額處,建寺一區,仍號竹林焉。照於是篤志念佛,日夜無曠。忽見佛陀波利謂曰,汝華已就,後三年華開矣。至期,謂眾曰,吾行矣,端坐而逝。或言,照嘗於並州五會念佛。德宗時,詔入京師,教宮人念佛,亦及五會,號五會法師。(宋高僧傳,樂邦文類。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相關文章

淨宗三祖承遠大師

淨宗祖師 » 淨宗三祖承遠大師 – 唐 承遠 (蓮宗三祖)

淨宗三祖承遠大師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

承遠。不清楚他的出身,最初學法於四川成都的唐公,稍後又追隨資川(今四川資陽縣)的詵公。然後到荊州,奉事學習於湖北玉泉寺的真公。真公指示他居住在衡山教化眾生,後來追隨承遠受他教化的眾生有數以萬計之多。承遠剛開始時住於衡山西南邊的山巖下面,有人供養他飲食他就食用,如果沒有人送供養來就吃土石泥沙。承遠的身形瘦弱、面貌污垢,自己親身去撿拾柴火回來使用。凡是教化眾生,必定先令他建立中道的觀念,然後再教導權巧方便,同時承遠為了使人們的修行可以很快的成就,因此開示眾生專修念佛法門。並將它書寫在巷道裡,刻在溪谷石頭上,如此精勤地誘導鼓勵眾生念佛。附近的人們都背負布匹衣服,砍木材、撿石頭把它累積在承遠的山洞門口,送給他建寺院,承遠不刻意拒絕也不去攀緣追求。等到寺院完成之後,將它命名為彌陀寺。而建造寺院剩餘的物資,則布施給飢餓和疾病的人。唐德宗貞元十八年(西元八○二年)七月十九日,命終於彌陀寺,享年九十一歲。

在此之前有一位名為釋法照的僧人,居住在廬山裡面,他在三昧正定之中到了極樂世界,看到有一位穿著破舊衣服的人奉侍在阿彌陀佛身旁,阿彌陀佛跟法照說:「這位是衡山的承遠法師。」法照出定之後就到處找尋,後來遇到承遠,看他的相貌很相似在定中看到的那位法師,因此就追隨他學習佛法,並廣大地宏傳念佛法門。法照在唐代宗(西元七六三~七七九年)的時候為國師,曾經告訴皇帝,說他的師父承遠有極高的德行,皇上於是遙向南方頂禮,同時如此思惟揣度:以承遠大師至高的德行,是不可以隨便徵詔入京的。因此將承遠的居處恭稱為『般舟道場』,大文豪柳宗元曾為承遠大師撰寫讚詠的碑文,立石碑於彌陀寺門口的右邊。 (柳子厚文集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 (繁體) (简体) – 往生比丘第三之二》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承遠,不詳其所出。始學於成都唐公,次資川詵公。至荊州,進學於玉泉真公。真公令居衡山設教,人從而化者萬計。始居山西南巖石下,人遺之食則食,不遺則食土泥。羸形垢面,躬負薪樵。凡化人,立中道而教之權,俾得以疾至,故示專念法門。書塗巷,刻溪谷,丕勤誘掖。人皆負布帛,斬木石,委之巖戶,不拒不營。祠宇既具,是為彌陀寺。營造之余,則施與餓疾者。貞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,終於寺,年九十一。先是有釋法照者,居廬山,由正定中,趨安樂國,見蒙惡衣侍佛者。佛告曰,此衡山承遠也。出而求之,肖焉。乃從之學,傳教天下。照在代宗時,為國師,言其師有至德,天子南向而禮焉。度其德不可征,乃名其居曰般舟道場。柳宗元為制碑,立石寺門之右。(柳子厚文集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相關文章

淨宗二祖善導大師

淨宗祖師 » 淨宗二祖善導大師 – 唐 善導(蓮宗二祖)

淨宗二祖善導大師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

善導。不清楚他的出身,唐太宗貞觀年間(西元六二七~六四九年),看到西河道綽禪師的淨土九品道場,歡喜地說:「這真是進入佛法的入門要道。修行其他的法門,迂迴艱困難以成就,唯有此淨土法門,可以迅速地超脫生死輪迴。」於是誠懇老實地精勤苦修,日夜不斷地禮拜讀誦。不久之後善導到了京城,激勵策發四眾弟子修行念佛。每次進入念佛堂,必定長跪念佛,不念到聲嘶力竭則不罷休。出念佛堂,則向人演說開示淨土法門。如此修行三十多年,從來不曾躺臥睡眠。

善導大師一生嚴格護持戒律威儀,從不毀犯一絲一毫。好的飲食必定供養大眾,粗糙惡劣的才自己食用。凡是接受供養布施的所有財物,都用來書寫《阿彌陀經》,總共有十萬多卷。畫西方極樂世界的變相圖,總計有三百多幅的壁畫,並且整修建造佛塔寺院,燃光明燈供佛照明。無論出家在家,追隨他受教化的非常多,有的課誦《阿彌陀經》十萬到五十萬遍,有的每日稱念佛號一萬到十萬聲不等。在他的徒弟信眾之中證得念佛三昧的,多得無法記載敘述。有人問:「念佛可以得生淨土嗎?」善導大師說:「隨著你的精進念佛,必定滿足你的願求。」接著善導大師自己念一聲佛號,同時則有一道光明從他的口中放出,念十句乃至百句,光明也是同樣一一放出。(以證明念佛功德真實不虛。)

他勸勉世間人的偈頌說:「我們每個人都終歸漸漸地雞皮鶴髮漸漸衰老,看看我們行走的步履也慢慢地老態龍鍾遲鈍困難,假使讓你擁有無數的黃金白玉、堆滿了整個廳堂,難道就可以避免衰老凋殘和疾病的痛苦嗎?縱然任你享受千般快樂,生死無常終究有一天還是會到來,唯有趕緊依著最直接便捷的道路去修行,放下一切,一心稱念阿彌陀佛。」

有人問:「為什麼不教人作觀想,而卻直接教他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?」善導大師回答說:「凡夫眾生業障深重,所觀的極樂淨土之境界精細微妙,而能觀的心念卻極為粗糙,既然心識掉舉精神散亂,那麼觀想就很難能夠成就。是以釋迦世尊大慈大悲憐憫眾生,直接勸導眾生專心稱念阿彌陀佛,正是由於稱念佛號容易的緣故,只要能夠相續不斷就可以往生。如果能夠念念相續,以終其一生的期間專意念佛,那麼十人修行即十個往生、百人念佛即百人往生,絕對萬無一失。

何以故?由於沒有外在雜亂的因緣故。由於正念相繼的緣故。由於與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的緣故。由於不違釋迦世尊的教化故。由於隨順佛陀所說之法如說修行的緣故。反之如果捨棄專修的功夫,而間雜修習其他法門的人,百人之中難得有一兩個成就,千人之中罕有三四個往生,何以故?因緣混雜散亂妄動而失去正念的緣故。與阿彌陀佛的本願不相應的緣故。與釋迦世尊的教化相違背的緣故。不隨順佛陀所說如法修行的緣故。繫念佛號不能相繼不斷的緣故。內心不能專心思念報佛重恩的緣故。雖然也在從事修行,但是常與名利欲望相應不離的緣故。喜好親近雜亂的因緣、自我障礙又妨礙他人修行往生淨土之正行的緣故。

最近見到各方的僧侶和居士,雖然每個人在解悟和行門都各有不同,專修和雜修也有些差異。但是只要能夠從今日起專心一意稱念阿彌陀佛的人,十個修行即十個往生。反之,修行雜業和不能至誠深心的人,就算是千人之中也沒有一個能夠往生。普願天下一切的眾人,好好的善自思惟其中的差異,並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之間,專心一意自我要求,日夜精進而不間斷,一直到此生命盡為止。那麼臨命終時,只要前念命終,後念的一剎那間,就在極樂世界的蓮華中化生,於未來無量劫恆久的時間,永受無為清淨的法樂,乃至究竟成佛,如此豈不快哉!」

又作臨終正念文說:「凡是臨命終想要往生淨土的人,必須要不害怕死亡。並常常要思惟我們這個色身有許多的痛苦,既不清淨又常遇到種種惡緣,不斷地遭受種種的困擾束縛交結糾纏。若是能夠捨去這個污穢不淨的色身,超脫往生到西方極樂淨土,即可親受無量無邊的法喜快樂,解脫無量劫來輪轉六趣的生死痛苦。那麼,臨終往生這件事,乃是令人稱心快意的事,就好像是脫去破舊粗惡的衣服,換上美妙舒適的上好服飾。因此我們應當要放下虛幻的身心世界,不要生起貪著的念頭。若遇到病苦,更應該思惟生死無常,放下一切一心念佛,等待命終時阿彌陀佛前來接引往生。

又必須囑咐交待家人親屬,以及問候探病的人,凡是來我面前的人,只要為我念佛,不得說眼前閒雜無益的話,和家中長短是非好壞等事。也不需要以柔軟愛語來安慰,為我祝福健康快樂,這些都是虛偽浮華毫無利益的事情。若病情危急將要命終時,家人親屬不得垂淚哭泣,也不可發出感歎悔恨令人憂愁的音聲,這樣會惑亂臨終者的神識,使他失去放下一切念佛求往生的正念。只要教臨命終者,記得憶念阿彌陀佛,堅持念佛守著正念,直到氣盡為止。如果能遇到明白了解淨土法門的善知識,不斷地督促勉勵求生淨土,那真是極大的幸運。若是能夠依照使用這個方法的人,決定可以往生淨土,這是毫無疑慮的。臨終死亡這件事情非常重大,必須要自己努力用功才可以,如果一念差錯,又要繼續經歷無量劫的痛苦煩惱,那麼又有誰能夠來代替呢?好好思惟、好好思惟吧!」

善導大師有一天忽然跟別人說:「這個色身實在令人厭惡,我將要向西歸去極樂故鄉了。」因此登上寺院前的柳樹,向著西方祈願說:「願阿彌陀佛接引我,菩薩護念幫助我,令我不失正念,得以往生極樂世界。」說完,即從樹上投身而下而往生,唐高宗知道善導大師的修行神異不可測,因此賜贈寺院匾額題名為『光明』。(佛祖統記。樂邦文類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- 往生比丘第三之一 (繁體) (简体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善導,不詳其所出。貞觀中,見西河綽禪師淨土九品道場,喜曰,此真入佛之津要。修余行業,迂僻難成。唯此法門,速超生死。於是勤篤精苦,晝夜禮誦。旋至京師,激發四眾。每入室,長跪唱佛,非力竭不休。出,則演說淨土法門。三十余年,未嘗睡眠。護持戒品,纖毫不犯。好食供眾,粗惡自奉。所有襯施,用寫阿彌陀經十萬余卷,畫淨土變相三百壁,修營塔寺,燃燈續明。道俗從其化者甚眾,有誦彌陀經十萬至五十萬遍者,有日課佛名自一萬至十萬者。其間得三昧生淨土者,不可紀述。或問,念佛生淨土耶。導曰,如汝所念,遂汝所願。乃自念一聲,有一光明從其口出。十至於百,光亦如之。其勸世偈曰,漸漸雞皮鶴髮,看看行步龍鍾。假饒金玉滿堂,豈免衰殘病苦。任汝千般快樂,無常終是到來。唯有徑路修行,但念阿彌陀佛。或問,何故不令人作觀,直遣專稱名號耶。答曰,眾生障重,境細心粗,識神飛,觀難成就。是以大聖悲憐,直勸專稱名字。正由稱名易故,相續即生。若能念念相續,畢命為期者,十即十生,百即百生。何以故,無外雜緣,得正念故。與佛本願相應故。不違教故。順佛語故。若舍專念,修雜業者,百中希得一二,千中希得三四。何以故,雜緣亂動,失正念故。與佛本願不相應故。與教相違故。不順佛語故。系念不相續故。心不續念報佛恩故。雖作業行,常與名利相應故。樂近雜緣,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。比見諸方道俗,解行不同,專雜有異。但使專意作者,十即十生。修雜不至心者,千中無一。願一切人等,善自思惟,行住坐臥,必須厲心克己,晝夜莫廢,畢命為期。前念命終,後念即生,長時永劫,受無為法樂,乃至成佛,豈不快哉。又作臨終正念文曰,凡人臨終欲生淨土者,須是不得怕死。常念此身多苦,不淨惡緣,種種交纏。若得舍此穢身,超生淨土,受無量快樂,解脫生死苦趣,乃是稱意之事。如脫弊衣,得換珍服。放下身心,莫生戀著。才遇有病,便念無常,一心待死。須囑家人,及問候人,來我前者,為我念佛。不得說眼前閑雜之話,家中長短之事。亦不須軟語安慰,祝願安樂,此皆虛華無益。若病重將終,親屬不得垂淚哭泣,及發嗟嘆懊恨聲,惑亂心神,失其正念。但教記取阿彌陀佛,守令氣盡。若得明解淨土之人,頻來策勵,極為大幸。用此法者,決定往生,無疑慮也。死門甚大,須自家著力始得。一念差錯,歷劫受苦,誰人相代,思之思之。導一日忽謂人曰,此身可厭,吾將西歸。乃登寺前柳樹,向西祝曰,願佛接我,菩薩助我,令我不失正念,得生安養。言已,投身而逝。高宗知其神異,賜寺額曰光明雲。(佛祖統紀,樂邦文類。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相關文章

淨宗初祖慧遠大師

淨宗祖師 » 淨宗初祖慧遠大師 – 東晉慧遠(蓮宗初祖)、慧持

淨宗初祖慧遠大師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

慧遠。俗姓賈,雁門樓煩(今山西代縣)人,幼年即好學不倦,廣博學習種種知識並通達六經,尤其善長莊子、老子。當時道安法師建立寺院於太行恆山,慧遠前往歸依。在聽聞道安法師講《般若經》時,頓時豁然開悟,因此剃髮出家追隨學習於道安法師座下。慧遠平時精勤思惟諷誦經典,夜以繼日精進不懈,道安讚歎說:「使佛法流傳於東土中國者,應當就在慧遠吧!」晉孝武帝太元六年(西元三八一年),慧遠經過潯陽,見到廬山廣闊空曠,可以棲身安住,因此在當地建立精舍,名為龍泉寺。

當時慧遠同門的師兄慧永法師,已經先居止於廬山西林,想要邀請慧遠一同安住。然而慧遠的同參道友以及歸依徒弟漸漸眾多,西林過於狹隘無法容納。刺史桓伊,為慧遠再建立寺院於廬山東側,因此稱為『東林』。慧遠於是率領大眾修行佛道,挖掘水池種植蓮花。在水池上立十二葉蓮華為計時的刻漏,依循著水流的波動而隨著旋轉,並分別刻劃日夜的時段,作為修道經行的節次。自此之後,四方具有清淨信心的讀書人,聽聞到慧遠高風亮節的德行而來歸附者,有一百二十三人。慧遠說:「諸位君子前來此處修行,難道能夠無意於求生淨土嗎?」因此乃恭造西方三聖形像,建築房屋結集蓮社,令劉遺民作發願文,雕刻於石頭上。

當時王喬之等數人,也作了念佛三昧詩以表明求生淨土的心志,慧遠為他們作序言:「所謂的三昧是什麼呢?那就是專一心思、澄寂想念。心思專一,則心念一致不令散亂;想念澄寂,則意氣清虛、神志明朗。意氣清虛,則智慧了悟而能清明觀照;神志明朗,則沒有絲毫幽微玄妙的義理不能通達透澈。專一心思、澄寂想念,這兩者是與真如實際相應之憑藉,既能悟入一真法界而又能發起度化眾生的妙用。

然而諸佛所開示的三昧,種類名號甚多,求其功效高而容易進入進步的,則以念佛為第一。何以故?因為凡是能窮究一切不可思議玄妙義理、達到最澄寂寧靜不可思議之境界者,我們尊稱他為『如來』,如來既能悟入本體的神妙又能隨順因緣應機變化,應用無方而無有定法。因此能讓入此念佛三昧的人,渾然忘卻分別的知見,隨著外在所緣之事物而內心如明鏡般的現起相映的作用。映現萬物的內心既然清明澄澈,則內在的清淨與向外的光照互相交融,因此一切萬象就隨著清淨的覺性而影現出來。這不是用耳根、眼根等因緣法所能達到,然而耳聞及眼見之覺性卻不斷地妙用現行。於是靈明的覺性顯露出湛然澄澈、純一無染的相貌,在清淨光明本然具足的體相中,阿彌陀佛這個玄妙本然的念佛音聲,叩擊相應於圓照清淨的如來藏心,此刻一切的掛礙情執頓時消融,本不生滅的真如本性剎時朗現。如果不是天下最玄妙最殊勝的方便法門,怎麼可以達到這個境界呢?

所以王喬之等這些依教奉行的賢者們,都能知道要思惟修習這個總攝一切佛法的要門綱領。同時也感悟到人生短暫片刻的壽命隨時將要耗盡,恐懼未來了脫生死的資糧尚未積存,因此洗除分別妄想的心念安住於道場法堂,整束行儀、振奮精神,認清了自己未來往生的歸向。夜裡則精進而淡忘睡眠,清晨起身後即一心一意精進不懈,如此專一心志趨向於理想的修行功業,必然能夠相應於佛法中三乘解脫道的目標。向上既仰仗阿彌陀佛接引而頓超三大阿僧祇劫,又藉著同參道友的勸發提攜而一起往生淨土。向下引導怯弱、無信願心的眾生,在他後面警策鼓勵,令其向前精進求生淨土,以這種觀點來閱讀王喬之等人諸篇念佛三昧詩的揮毫大作,又怎能說它只是文人流露情感的詩詞歌詠而已呢?」

慧遠以江東地區的經藏多缺乏不足,因此派遣弟子遠行越過蔥嶺,請得了許多梵文本的經典,並傳入關中一帶。在當時所有的經律當中,從廬山流通出來的,幾乎有上百卷之多。慧遠曾著作《法性論》,以說明涅槃常住的道理。鳩摩羅什大師見了之後讚歎說:「邊地未見到大乘了義經典,竟能暗與佛法的究竟義理相合。」慧遠大師居住廬山三十年,足跡從不涉入俗世,專一心志修習淨土,澄寂思慮專心觀想極樂世界阿彌陀佛,三次見到西方三聖,皆沉穩厚重而不向人言說。

東晉安帝義熙十二年(西元四一六年)七月底的夜晚,在般若臺東邊的佛塔,慧遠正從禪定中出定,見到阿彌陀佛,廣大的身相遍滿虛空,在清淨的圓光當中,有無數化佛,而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則在左右相侍而立。又見到極樂世界的水流光明,分為十四支,上下迴流,宣揚演說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的法音。阿彌陀佛告訴慧遠說:「我以本願力的緣故,來安慰你,你在七日後,當生我國極樂世界。」又見到蓮社中先化生西方的佛陀耶舍、慧持、慧永、劉遺民等,皆在阿彌陀佛身旁,向慧遠之前作揖問訊說:「大師發心最早,怎麼來得這麼晚!」慧遠告訴弟子法淨、惠寶說:「我從最初到廬山安居至今,十一年之中,三次見到西方三聖的聖像,今天又再一次見到,我往生淨土是決定不移的了!」因此自己制定遺戒,到八月六日,端坐入寂,享年八十三歲。

慧持。是遠公同母所生的弟弟,與遠公一同奉事道安大師,遍學一切經典,也有高尚的德行,東晉安帝隆安年間,辭別兄長慧遠,進入四川,以一起往生淨土為兩人的約定。住郫縣龍淵寺,廣大地宏傳佛陀的教化,東晉安帝義熙八年(西元四一二年)圓寂往生,年七十六歲。遺言命令弟子,務必嚴守律儀,專心淨土法門等等。 (東林傳。廬山集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易解》 (繁體) (简体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慧遠,姓賈,雁門樓煩人。幼而好學,博綜六經,尤善莊老。時釋道安,建剎於太行恆山,遠往歸之。聞安講般若經,豁然開悟,因投簪受業。精思諷誦,以夜繼晝。安嘆曰,使道流東國者,其在遠乎。晉太元六年,過潯陽,見廬山閑曠,可以棲止,乃立精舍,號龍泉寺。時遠同門慧永,先居廬山西林,欲邀同止。而遠學侶浸眾,西林隘不可處。刺史桓伊,為遠更立寺於山東,遂號東林。遠於是率眾行道,鑿池種蓮。於水上立十二葉蓮華,因波隨轉,分刻晝夜,以為行道之節。既而四方清信之士,聞風而至者,百二十三人。遠曰,諸君之來,能無意於淨土乎。乃造西方三聖像,建齋立社。令劉遺民著發願文,勒之石。時王喬之等數人,復為念佛三昧詩以見志。遠為作序曰,夫稱三昧者何,專思寂想之謂也。思專,則志一不分。想寂,則氣虛神朗。氣虛,則智悟其照。神朗,則無幽不徹。是二者,自然之玄符,會一而致用也。又諸三昧,其名甚眾。功高易進,念佛為先。何者,窮玄極寂,尊號如來。體神合變,應不以方。故令入斯定者,昧然忘知,即所緣以成鑒。鑒明,則內照交映,而萬象生焉。非耳目之所暨,而聞見行焉。於是靈相湛一,清明自然,元音叩心,滯情融朗。非天下之至妙,孰能與於此哉。所以奉法諸賢,咸思一揆之契。感寸陰之將頹,懼來儲之未積,洗心法堂,整襟清向,夜分忘寢,夙興唯勤。庶夫貞詣之功,以通三乘之志。仰援超步,拔茅之興。俯引弱進,乘策其後。以此覽眾篇之揮翰,豈徒文詠而已哉。遠以江東經藏多闕,遣弟子遠越蔥嶺,購諸梵本,並傳關中。所有經律,出諸廬山,幾至百卷。嘗造法性論,以明泥洹常住之旨。鳩摩羅什見而嘆曰,邊方未見大經,便暗與理合。居山三十年,跡不入俗。專志淨土,澄心觀想。三見聖相,而沉厚不言。義熙十二年七月晦夕,於般若台之東龕,方從定起,見阿彌陀佛,身滿虛空,圓光之中,有諸化佛,觀音勢至,左右侍立。又見水流光明,分十四支,回注上下,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。佛告遠曰,我以本願力故,來安慰汝。汝後七日,當生我國。又見社中先化者,佛陀耶舍、慧持、慧永、劉遺民等,皆在側。前揖曰,師早發心,何來之晚。遠謂弟子法淨、惠寶曰,吾始居此,十一年中,三睹聖相。今復再見,吾生淨土必矣。即自制遺戒。至八月六日,端坐入寂,年八十三。慧持,遠同母弟,與遠同事安公。遍學眾經,亦有高行。隆安中,辭兄入蜀,以西方為期。住郫縣龍淵寺,大宏佛化。義熙八年,入寂,年七十六。遺命諸弟子,務嚴律儀,專心淨業云。(東林傳,廬山集。)

摘錄自《淨土聖賢錄》

相關文章